写软文需要讲究策略(如何写好一篇软文)

#头号周刊#写软文为什么要讲逻辑

这里讲的是写软文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容,是从人类交流思想、争辩问题的过程概括出来的,而主要是对抽象思维规律的科学总结。因此,在这里,我们将着重从论说文的方面分析写作当中的逻辑问题,同时,对于记叙文中的逻辑问题,也将进行扼要的分析。

一、什么是形式逻辑

为了说明写软文为什么要讲形式逻辑,我们这里首先从什么是形式逻辑谈起。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那么,“思维”又是什么呢?简言之,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或认识对象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平常说的“让我想一想”,就是我们所讲的思维。

学过一点哲学常识的同志都会知道,人的认识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感性认识,在这个认识阶段,人们借助于感觉、知觉和表象来认识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认识的第二阶段叫理性认识即思维。在这个认识阶段,人们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逐步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人类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思维。因为只有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的内部规律性,从而有效地指导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保证人类达到预期的目的。

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理论软文的基本材料。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就能写出具有逻辑特色的论说文来。

对于高度发展到了今天的人类来说,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思维形式总是和语言形式相适应的。例如,概念是由词或词组来表述;判断是由句子来表述;推理则由复合句或句群来表述。当然,相互之间也有区别,不能说概念就是词,词就是概念;判断就是句子,句子就是判断。这两句话正说可以,反过来说就不行。了解这点十分重要,可以有助于我们选择更为恰当的语词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同时又不至于使思想走样,从而更好做到软文要有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

形式逻辑在研究思维的一般逻辑结构的过程中,概括出了四条基本规律,即同一律、不矛 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四条规律是形式逻辑这门科学的总纲,它贯穿于整个思维的过程中,思维形式中的各种规则的规定,例如证明反驳的规则,推理的规则,定义划分的规则等等,就都是这些规律要求的具体体现。掌握了这四条规律,也就掌握了衡量一篇软文是否具有逻辑性的“标尺”。

思维形式的一般结构及其规律构成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因而,形式逻辑常被称作“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掌握这些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对于人类智能的开发以及写好各类软文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写软文与逻辑的关系

写软文与形式逻辑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形式逻辑,了解写软文与运用逻辑的关系,自觉地把各种逻辑知识运用于写作的过程中,有助于严密思想、加强说理论证,写出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软文来。大家知道,好的软文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推理的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的问题外,还有词章问题。现在许多文件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二,判断不恰当;第三,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第四,不讲究词章。人们如果看这种软文,那会等于一场灾难,耗费精力又少有所得。因此,要写好软文,要使软文别人爱看,就要做到“三性”,即注意逻辑、语法、修辞对软文的要求。

在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这“三性”中,准确性是鲜明性、生动性的前提。离开了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就失去了客观的依据,就容易出现寻章摘句、堆砌词藻、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现象。准确性属于逻辑的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词章的问题外,也有逻辑的问题,足见逻辑问题对写软文的重要。为了使软文具有“三性”,学习形式逻辑、运用形式逻辑是很重要的方面。

那么,写软文要注意哪些逻辑问题呢?总的来说,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论说文,都要遵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把这些规律的要求,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软文当中。具体说来,则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怎样形成软文的思想观点(即论题)和怎样选择说明与论证这些思想观点的材料(即论据),以及应用什么逻辑方法和遵守什么逻辑规律和规则,这是任何一篇软文首先必须考虑 的。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其它逻辑问题就无从谈起。

第二,怎样谋篇布局,安排软文的逻辑结构,也就是怎样组织思想观点和材料,使它成为一篇内容真实、逻辑结构严谨的软文的问题。这是在观点和材料的问题解决之后,接着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问题。往往有这种情况,软文有了正确的思想观点,材料也算充分有力,但是由于对两者安排不当,就会出现纲目不明、层次不清、次序颠倒、前后脱节的现象,甚至彼此重叠、前后矛盾、思想混乱,难以成章。因此,写软文要讲逻辑,就要注意整篇软文的结构,开头、中间、末尾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而 不要 使之互 相冲突。

第三,要做到论证有说服力,推理有逻辑性。为此,论据、材料必须真实、充分,论题与论据、中心思想与题材等等,应有必然的逻辑联系,遵守逻辑思维规律--充足理由律和各种推理规则的要求。换句话说,当软文提出一种看法并对它进行论证、说明的时候,一定要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步步逼近”使论据必然地推出论题。第四,要做到概念明确、 判断恰 当。 文 章的论题、论点要通过判断来表示,判断要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性质、关系、条件或联系,就要做到恰如其分。为此,做出一个判断,不但应以调查研究为前提,而且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避免或排除判断主宾词中可能出现的自相矛盾等等。同时,由于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判断的恰当与否,因此,要使判断恰当,构成判断的概念必须明确,而要做到概念明确,又必须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它的含义和范围)明确。可见,概念明确与判断恰当,是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的首要的前提,是构成一篇软文或一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奠基石。

写软文需要讲究策略(如何写好一篇软文)

大家知道,论说文与记叙文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论说文属于抽象思维的领域,记叙文则属形象思维的领域,两者各有其特点,不可以把两者完全混同。但是,不管它们怎么不同,在遵守逻辑规律和必须符合逻辑要求这一点上,则是完全一样的,因而了解和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对于不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