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章不同于传统上一般意义的文章,具有很多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新媒体文章的特点,进行深度构思。除了上篇注意的文案结构外,文风也是需要进行改变的,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01

多平等对话,少高处说教

有的文章有些致命的缺点,如不够接地气,不够亲民。

在做新媒体运营时,尤其是创作文章时,要把身段放低,从粉丝视角写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粉丝,用粉丝可接受、看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展示,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阅读。

千万不要单纯复述和评论,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淡然心态对待,更不能站在道德高处进行说教。

02

多用小标题,厘清大逻辑

建议所有的文章都使用“大标题+小标题”的形式,

一方面可以锁定主题,不会跑题;

另一方面让读者一目了然,赏心悦目。

对小标题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 统一。大标题是主干,小标题是枝叶,小标题和大标题内容和风格要统一,形式协调一体,小标题以3~5个为佳。

(2) 关联。小标题之间、小标题与大标题之间要形成内在逻辑联系,做到结构相同、语气一致、一线贯通。

(3) 新奇。新则不落俗套,奇则引人注目,大部分读者喜欢先看小标题,再决定是否阅读正文,新奇的标题本身就是吸引力。

03

多幽默诙谐,少冰冷死板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

高校新媒体也要

多一点幽默智慧,多一点妙言成趣,

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

让粉丝感到和谐愉快、轻松自如,让粉丝在发笑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

04

多讲小故事,少讲大道理

故事是人类认识自然与自我的重要且高效的形式。

人类在幼年时,便学会了将现实转化为故事去理解。

世人多爱听故事,一个好故事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多讲小故事,少讲大道理,让读者在故事中自我反思、自我感悟、自我升华。

05

多小视角入,重真情实感

小视角让读者觉得是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反而有更为强大的震撼力, 给人真实感、生活感,更容易产生共鸣,大视角容易让读者产生和自己不相关的感受,不太容易引起读者关注。

06

多描述经历,少夸奖赞美

新媒体文章如果对某件事情或人物大篇幅赞美,很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要多描述事件发展过程、人物事迹经历,让读者多感受经历,自觉向正能量靠拢,向榜样学习。

07

多当段子手,讲好大规律

段子能被传播是有一定道理的,好段子都是金句。例如,名人名言大多是对人性的总结。优秀的段子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

(1) 洞察人性,触及现象背后的本质。

(2) 有一定遣词造句的文字功底作支撑。

(3) 抖包袱,出其不意,反向思维。

08

多挖掘内幕,少套话废话

用户没有想到的事情比用户想到的事情更有意义,更能让用户尖叫。

如果读者从一篇文章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即使阅读了,也不会转发传播。

这就需要新媒体运营团队多角度挖掘用户不知道的事情,多赴一线获取一手资料,而非蜻蜓点水。

09

多短句散句,少错字病句

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散句长短不一,富于变化,自由活泼,

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

短句、散句、短段更适合微信文章写作,

同时也方便手机端排版效果展示。

高校新媒体运营要尽力避免错字、病句,

否则会给人一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感受。

由于现在大部分人多使用拼音输入法打字,导致常见的错字形式主要是同音、近音致误。因此在拼写汉字的时候要注意同音、近音词语,检查错字的时候也应该多检查同音、近音词组。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

搭配不当 (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成分残缺 (如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

词语误用 (主要指词语褒贬色彩不当),语序有误 (如因果颠倒、不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事物发展的规律等)、重复出现,不合逻辑 (主要指语意违背常理)。

病句修改或检查病句可采用成分检验法 (提取句子主干)、寻找关联词语法、同类型句子比较法、语感把握法等方法进行。

10

多形式表现,少单一载体

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载体形式的丰富性,主要有文字、表格、图表、图 片、动图、音频视频等,在创作新媒体文章的时候,要坚持“能用表格表达的,绝对不用文字”“能用图片表达的绝对不用表格”“能用视频表达的绝不用图片”等原则,尽量使用多载体展示宣传内容。

本文至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欢迎关注“校媒助手”

一起探讨学校新媒体运营之道

【技巧】巧妙布局文章文案结构,破除“浪费感情”“浪费时间”

【技巧】新媒体周期轴、爆点轴、热点轴,破除选题“瓶颈”

【技巧】“三多”搞定标题创作,“三忌”远离标题深坑

【技巧】20个优秀标题创作技巧,从此不再怕“起标题”(下)

【技巧】20个优秀标题创作技巧,从此不再怕“起标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