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结构—小标题的妙用

新媒体在乎“用户体验感”,如何照顾更多人的阅读体验,加小标题是最简单好用的方法之一。

取好小标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词直接,观点鲜明;

和主题密切相关;

宜短不宜长;

要对所属的段落起到概括的作用。

二、关于选题—站在未来的角度去找选题

多观察、多思考,针对热点时间的发酵,可以通过预判大众的情绪走向、关注点的转变来选择切题角度。

三、关于练习—反向拆解,研究套路

反推优质内容的生产过程,能快速帮你理解内容创作。

先拆解内容,倒推出它的大纲,得出文章结构和论证思路,最后结合素材和论证,掌握表达的逻辑关系。

具体分析的过程分析的方向:

标题:标题的句式,标题的痛点。

主旨:观点、开头切入点。

结构:框架逻辑是递进关系,还是平行关系。

段落:故事、小节观点、素材顺序。

素材:具体内容、讲述方式、作者意图。

四、关于传播—分析传播路径和传播动机

写作的时候,不能停止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五、关于网感—强网感是新媒体作者的撒手锏

如何培养网感呢?就是需要你留意新鲜事,要做到每天都浏览各大新闻网站的热门新闻,甚至是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对全网关注的热点了如指掌,这些都是新媒体创作者的必修课。

六、关于心法—怀着真诚和善意去写作

每一个选题、每一个作者写出来的都是截然不同的作品,你越是真诚的,读者就能感受到真诚,你对选题的理解越是深刻,读者越是能感知。除了情感真诚,作者的个人品质也是关键。

刻意练习9法

素材随时记录

利用手机截屏功能,随时截下你看到的优秀素材。在积累素材上,记性不太管用,记录为上。

素材库的搭建

根据分类进行细分话题,比如亲子素材可以分亲子关系、亲子教育等,其目的是方便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

每天阅读好文章

不输入何谈输出,只有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后,才能输出观点。具体的阅读途径,除了好书好电影,可以多看看公众号,头部账号、其他账号都可以。

每天写500字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常练笔才能让你的表达更自如。切忌掉书袋子、切忌角度单一、切忌自言自语。动笔实践,才能真正地训练你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

养成分享的习惯

分享无非是私人分享和公开分享。私人分享是指分享给周围的熟人。公开分享是指提高你的文章和知识的曝光率,让更多的陌生人也来看你的作品。

寻找正面反馈

这种被认可的正面管教会直接激励自己更自觉地去坚持,同理也会给自己找至少一个这样的能量来源。

多渠道分发内容

在多个平台开设账号并发表文章,比如你可以在头条号、企鹅号、简书、微信公众号上同时开设账号并发布文章。

找一个会“挑刺”的朋友

埋头苦干容易进入死胡同出来不,所以一个能给你真实、有效反馈的朋友显得尤为重要。

灵感随手记录

灵感是一瞬间的事,熟练掌握记录工具后,在灵光乍现的那一刻,一想到什么就立刻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