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写作技巧(如何做软文代写)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写作平台竞相涌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作家,“妙笔生花”就成为人人都向往的写作才能了。近日有幸拜读了一本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这本书从心理认知的角度阐述了一些写作的技巧,让人耳目一新,现把笔者的一些阅读浅见与大家分享。



《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是美国作家莉萨.克龙的新著。莉萨.克龙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投身出版业、电视业。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写作项目教员,纽约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洛杉矶威秀电影公司等多家机构的故事顾问。

莉萨.克龙是美国人,她讲述的写作方法跟我们中国人在写作技巧的讲究上思维不同,但本质一样。

首先,我们从书名来看(《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作者是怎样定义“故事”的呢?她说故事讲的应该是:某件发生的事情如何影响了某个人,这个人正在努力完成一个实际难以实现的目标,而最后他又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从创作的专业角度来讲,“发生的事情”就是故事“情节”;“某个人”就是故事“主人公”;“目标”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问题”;“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就是“故事本身的实际内容”。这是一种对事物拆分理解的方法,与我们中文对“故事”的定义并不相同。如果提起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我们就能找到与“故事”创作相对应的地方。作者在本书的“故事”范畴不只是我们认为的故事,还包括小说、剧本之类的文学体裁。



作者认为故事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并让我们一直读下去,是因为大脑多巴胺神经元释放出信号,告诉我们十分有趣的信息就在后面。我们对故事的阅读兴趣与多巴胺有关,这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去探讨文学创作,理论上更具科学性,实践上更具操作性。

其次,跟随作者从心理认知的角度解读“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

第一步,确定主题,紧扣主旨。心理认知告诉我们:当人专注于一物时,大脑会过滤掉所有非必要信息。因此,在创作时,为了使大脑集中注意力,故事中的一切都要让读者觉得非读不可。那么,你写的故事要传递什么观点?你希望人们看完后有哪些思考?你想如何改变他们的世界观?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主题。你定的主题决定了故事的基调,基调决定了读者的情绪。切记:要让故事向我们展示主题,而不是让主题给我们讲故事。

第二步,确定人物(主人公),即叙事主体。叙事主体通常分为两类:其一是以第一人称传达思想,其二是以第三人称传达思想。当以第一人称写作时,叙事者讲述的一切都是主观的,因为故事中每一件事都直接暗含叙事者自己的观点。其缺点是叙事者永远无法告诉我们别人的想法或感受。如果以第三人称的客观视角来写,你必须借助外在的线索如肢体语言、着装等向我们展示主人公的内在反应。值得注意的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某个人物也不能对别人的感受或即将要做的事情做确定的表述,只能是猜测。



第三步,确定故事的内容,即选材。神经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天生具有一种类似于X光眼镜的装备——镜像神经元。通过镜像神经元,我们不但能镜映他人,还能镜映故事中的人物。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故事的时候,会对主人公有着深切的代入感。这种感觉源于主人公的目标,目标决定了主人公如何评价其他人物所做的事情。换句话讲,故事内容的取材要符合主题的要求。其次,把选取的故事材料理清脉络,列出提纲。作者认为列提纲是一个运用创造力和直觉,激发创作灵感的过程,所花的时间也不长。再次,对故事内容要抠细节,言之有物,还要构思情节,冲突变化越强烈,故事越精彩。最后,故事内容要符合逻辑,遵循一个因果关系链条。

第四步,确定修饰技巧,完善故事内容。伏笔、倒叙、次要情节必须即刻给读者启示,使读者对故事主线上发生的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五步,修改定稿。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不厌其烦地论述了修改的重要性及修改方法。她说:“没有一气呵成的创作,只有一改再改。”笔者深以为然。

这本书适合爱好写作的读者去阅读,定能收获丰厚。



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写作技巧(如何做软文代写)丁不二软文发稿平台专注新闻软文发稿,软文代写,软文营销等服务,一手网络新闻媒体推广平台,多维度提供广告主和媒体编辑直线对接,为企业提供网站推广 网站排名 数据优化,口碑推广营销,品牌策划,软文代写、新闻源发布、软文发稿等服务为主。联系:189-7948-097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