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司马南在美国买房的事,引发热议。据司马南说,“铺天盖地都是这个事的报道”。

我估计,所谓“铺天盖地的报道”,其实就是很大声势的质疑与责难。

对此,看到一段视频,司马南回应承认有这事,说自己过去并没隐瞒。再说了自己可能要受到的一些听上去就是胡扯的惩罚,表现出来一种满不在乎的戏谑态度。言辞之间,不乏有用嘲讽来拒止所有质疑与责难的意味。

还看到,胡锡进也出面帮司马南圆场。

本文想说的是,司马南兜里有钱,还是美钞,在美国投资,买美国的房子,想赚一票,确实不算什么事。

但是……

放一放,后面再转折说“但是”。先还是继续说,为什么对司马南买美国的房子,没必要“铺天盖地“地大惊小怪。

首先,现在,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司马南虽然在网上享有非常人所能及的话语能力,但他终究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他自己。既如此,他买不买美国的房子,那是他自己的事,纯属个人行为,和别的任何方面都没关系,任何人都没必要也没有权利说三道四。除非发现并举报他在其中有什么非法行为。

再者,趋己之利是人的本性本能。除了圣人超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如此(包括逐名,下同),都是凡夫俗子。对凡夫俗子,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也最好别要求。正如有句俗话所说的,“不要赶鸭子上架”。所以,司马南出于有利可图的动机买美国的房子,或许可以对他这么凡夫俗子表示失望,但其实这种失望本来就不应该。

凡因为知道了司马南在美国买房而失望乃至痛心疾首的人,认知里面,恐怕有个误区:看到有人在那里一脸正气,就以为这人已经超脱到了圣人超人的境界。

不可能。百分之百误区了。别看那些表面的东西。大家都还是凡夫俗子。不过是有人会很像模像样地趋利而已。有句古话就说得很圆范也很规整好听,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类的贬斥藐视,那都是吓唬人的,包括吓唬自己。所有的趋利不得而落得鸡飞蛋打者,无非是趋利的花样门道没整好罢了。

所以,既然清楚司马南其实和大家一样,都是凡夫俗子,不能指望或要求他做圣人、超人,也就确实没必要把他在美国买房当回事了。谁真的把这当回事,谁自寻烦恼。真正看透了的,不是试图拿道义呵斥他,而是要好好琢磨他怎么取财就这么“有道”。如果对他的趋利之道,持“拿来主义”并卓有成效,那才再好不过。

说完了确实别把司马南在美国买房当回事的道理,现在接着说先前被放一放的那个“但是”。

我要说的 “但是”是什么?

是对于在美国买房的质疑与责难,司马南的回应也好,胡锡进的圆场也好,都不“在点”(武汉方言,“恰当”的意思)。

“在点”的回应或圆场,应该解释清楚,2010年那个时候,中美关系还是挺好不错的。两国之间,人和人串个门,交易个啥的,和司马南与“隔壁王奶奶”来往来往,好像也没多大区别。所以,那个时候司马南买美国的房子确实不算什么事。

但是,现在中美是什么情况?司马南对美国又是什么情况?现在的情况下,这事被扒出来了,回应也好,圆场也好,是不是应该态度严肃严谨些,把过去现在的区别说清楚,而不要打马虎眼,以求得理解并消释质疑与责难?

却怎么不是这样?

不但不能“在点”地回应质疑与责难,司马南还要戏谑以嘲讽来拒止。看上去,听上去,怎么就感觉是“我买了又怎么样?我偏要买,我还要买”的意思?

试问,照这样的意思,再当看到有人一面反华反大陆一面在华在大陆捞金,司马南是骂还是不骂?若骂,怎么骂?

也请胡锡进想想,当你为司马南圆场说“在美国买过房子,投过资,就不能批评美国了?这个逻辑站不住吧”时,上面的试问,你该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