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最有心机的人是谁?这个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撕下“谦恭”面具,篡汉上位。他是史上最有城府的人,有诗为证:“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成帝刘骜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大权也逐渐落到外戚手里。
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的早,没有那种骄奢的习气,他像平常的读书人一样,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人们都说王家子弟属王莽最好。
王凤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先后接替他做了大司马,后来又让王莽做了大司马。王莽很注意招揽人才,有些读书人慕名而来投奔他,他都收留了。
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侄儿汉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入宫,10月17日即位为帝。
此后,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做主。有些吹捧王莽的人都说王莽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请太皇太后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王莽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后来经大臣们一再劝说,他才接受了封号,却把封地退了。
有一年,中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由于多少年来贵族豪强不断不断兼并土地,剥削农民,逢到灾荒,老百姓没法活下去,都骚动起来。为了缓和老百姓对朝廷和官吏的愤恨,王莽建议大家节约粮食和布帛,他自己先拿出100万钱、30顷地当做救济灾民的费用。他这样一带头,有些贵族大臣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钱来。太皇太后便把新野的两万多顷地赏给王莽,王莽又推辞了。
王莽还派心腹大臣分头到各地去观察风土人情。他们把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封地这件事到处宣扬,说王莽怎么虚心,怎么谦让。当时中小地主都恨透了兼并土地的豪强,一听王莽连封给他的土地都不要,就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好人。
王莽越是不肯受封,越是有人请求太皇太后封他,据说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纷纷上书,请求加封王莽的人共有48万多人,还有人收集了各种各样歌颂王莽的文字,一共有三万多字。王莽的威信越来越高。
别人越是吹捧王莽,汉平帝就越觉得王莽可怕可恨。因为王莽不准平帝的母亲留在身边,还把他舅舅家的人都杀光了。
汉平帝渐渐大了,免不得在背后说些抱怨的话。有一天,大臣给汉平帝祝寿,王莽亲自献上一杯毒酒,汉平帝没有怀疑,接过来就喝了,没有几天就死掉了。王莽和还假惺惺的哭了一场。
汉平帝死的时候才14岁,当然没有儿子。王莽从刘家的宗室里找了一个两岁的幼童封为皇太子,叫做孺子婴,王莽自称“假皇帝”,即“代理皇帝”。
有些文武官员想做开国元勋,劝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也觉得做代理皇帝不如做真皇帝。于是,一批吹捧他的人纷纷制造出许多迷信的东西来骗人。如某地发现了“王莽是致命天子”的图书;在汉高祖庙里,还发现了“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匣子。
一直以谦恭出名的王莽这会儿不再推让了。王莽向太皇太后讨要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君这才大吃一惊,不肯把玉玺交出来。他后来被逼的没法子,只好气愤的把玉玺扔在地上。据说,因为力气过大,还把玉玺摔坏了一个角。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帝,改国号“新”,都城仍在长安。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