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给了苏武一百只公羊,羊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但史书却记载,苏武放这群羊一放就是十九年,由此可见,苏武在流放期间,是拥有自己的牛羊的,对于自己的财产,当然是想吃就吃,压根就用不着吃匈奴单于的公羊。

事实上除了匈奴劝降苏武的那段时光,受尽了苦楚之外,其它大多数的时光里,苏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甚至还娶了年轻的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用来打发寂寞的囚徒时光。贝加尔湖的布里亚特土著还流传着这苏武放羊的传说,在这个版本里,苏武过得不错,喜欢出门旅行,当然,他去哪里都会拄着朝廷的节杖,苏武能熟练的说当地的语言,还有心思帮助当地居民。

《苏武传》作者班固,压根儿就没有去过贝加尔湖,当然不知道贝加尔湖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荒凉,作为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这里不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还有多达600种植物和1200种动物,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淡水湖里的动植物都多,所以这里很早就有人在这里居住。

贝加尔湖冬季虽然寒冷,但这些土著民族早已找到应对之策。他们在夏季土层松软时,就会挖出地窖,在其中铺垫羊皮干草。地窖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天气中,地窖里依然可以保持温暖。加上贝加尔湖周边食物充足且森林资源丰富,人们并不缺乏过冬的燃料和食物。

苏武的父亲,曾三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战功被封为平陵侯。在父亲军功的庇佑之下,苏武兄弟三人,成年后都得以被封为郎官。不过苏武实在是官运不佳,一直熬到了四十来岁,也不过是担任 栘 中厩监一职,这位置和孙悟空的弼马温一职有点类似,按照正常发展,苏武应该会在这个岗位上厮混到退休。

好在当时汉匈两国征伐不断,双方屡次以派遣使者的名义,收集情报窥探对方动静,所以两国之间,对敌方派来的使者都不太友好。仅匈奴就羁押了郭吉、路冲国等十余批使者,当然,大汉朝也没好到哪去,扣留匈奴使者之事也是司空见惯。所以汉匈两国到后来,都不敢派重要人物前往对方做使者,免得被敌国扣下。

待到公元前100年,经历连续大败的匈奴终于服软了,开始奉大汉天子为长辈,并释放了之前扣留的汉使以表诚意。面对匈奴的示好,汉武帝表示赞许,不过汉匈两国敌意还未化解,出访匈奴仍是高风险之事,为了保险起见,于是让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护送使臣常惠,将历年来被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遣送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