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上高速都怎么跑?为什么时速都定格在100公里?
高速路上只跑100公里/小时,关键时刻能保命,我驾龄15年,总行驶里程超过40万公里,不敢自居老司机,但这些年也总结出一些驾驶经验、技巧,我来聊聊开车的一些感受和教训。
新手和老司机主要的区别还在于驾驶习惯、驾驶心态以及经验,要快起来很容易,就是一脚油门的事,重点是要能慢得下来,更要能稳得住,这才是真的老司机。比如说高速路上很多老司机都只开到100左右,至少有3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关键时刻能保命
虽说高速路上没有绝对的安全车速,但是相对安全的车速是有的,排除其他因素,车速越快越危险,这一点无须多说,别看车速100和车速120之间只相差20公里/小时,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说却有“天壤之别”。
高速路上车速太快,当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此时每秒车辆将向前行驶约28米以上,如果车速达到120公里/小时,此时每秒钟车辆行驶超过33米,假如前方遇到紧急情况,时速100和时速120就存在本质区别了。
根据相关数据,从发现前方有情况到大脑判断处理,大概需要0.38秒,紧接着我们右脚踩下刹车,刹车开始制动,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1秒,也就是说从我们发现问题到刹车起作用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秒,如果车速为120公里/小时,1.5秒车辆已经行驶超过50多米,这时候还要看车辆性能。
当车速为100公里/小时,一般家用车的刹车距离为35米左右,当然这是理想刹车距离,实际生活中,不同的路面、不同的轮胎、不同的车辆负重、ABS、ESP、踩刹车轻重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刹车距离。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车速100公里/小时,实际刹车距离至少需要40-60米左右,也就是说安全车距至少保持60米以上。而当车速为120公里/小时,刹车距离直接呈指数级倍增,这时候想要刹停车辆,理想状态下至少需要保持120米,实际至少保持180米以上。
第二、“经济油耗”,可以省油
车辆只要行驶,就会有风阻,当车速达到70公里/小时,发动机的动力大约超过一半都被风阻消耗了,当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发动机的动力大约有70%用来对抗风阻,当车速超过120公里/小时,此时超过80%的动力都被风阻消耗了。
一般来说,中小排量、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当车速保持在50-70公里/小时行驶,此时油耗处于最佳状态,大排量、涡轮增压车型,车速保持在80-90公里/小时,此时属于经济油耗,考虑到高速路上车速不能太慢,太快又很危险,因此,车速保持在100左右,此时相对来说最省油。
第三、其他因素,技术水平一般,胆小
刚从驾校出来,由于操作、经验等各方面都很欠缺,这时候胆子小,不敢跑快,加之对交规也不够熟悉,担心超速被扣分罚款,因此高速路上只敢开到100左右。
当然了,也不排除车辆本身性能欠缺,像有些小排量的燃油车,车速如果到了120,车辆可能都会抖动,甚至方向发飘,这种情况下只能开慢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纯电动车,本身最高限速就是100公里/小时,电门踩到底,他也跑不起来,那就没办法了。
总之,高速路上,如果有三条车道,优先走中间车道,左侧车道为超车道,这条车道上的车辆速度普遍都很快,很多都超过120公里/小时,很多老司机一般都不走左侧车道,因为左侧车道的危险远大于其他车道。
首先,左侧车道“容错率”很低,左侧紧挨着隔离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留给司机纠正的机会太少,比如说,驾驶途中,某时间突然走心,方向向左发生轻微偏移,左边空间很小,基本没有时间来纠正,很容易出事故。
其次,左侧车道盲区较大, 一方面是中央隔离带遮挡视线,尤其在弯道上,本身驾驶员左侧盲区就大,这时候再加上隔离带的影响,一旦弯道上有障碍物那就非常危险了。到了晚上,虽然有隔离带,但高速上大家都开远光灯,对向车道上的远光灯很容易透过隔离带射到左侧车道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