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这么一种动物:它的牙齿咬合力和棕熊齐平,仅次于北极熊;它的奔跑速度在山地里能反超世界110米栏排名第一的刘翔的最高速度“12秒88”;它的体力能把三、四头狼按倒在地上蹂躏;它还能轻轻松松地爬上二十米高的大树……,它就是我们中国引以为荣的“国宝”大熊猫!今天百味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熊猫?

百味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可爱的“国宝”熊猫,也叫大熊猫: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说过:“大熊猫呆萌可爱、憨态可掬,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它是中国和外国友谊的使者和桥梁,也推动了中外文化交融和人文交流。”

它长着一张圆脸,有一对黑眼圈,胖呼呼的身体,走起路来还是内八字,看上去萌萌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熊猫我国特有的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主要栖息在我国四川、甘肃和陕西的海拔在2500~3500米之间的山区竹林中。

它的主要食物就是嫩竹,但大熊猫在动物学科分类却属于“食肉目”类动物,是“熊科”动物中的一种,原先是吃肉的,后来才改吃竹子。

熊猫的别称还有: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白罴、银狗……等等。

熊猫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大熊猫最早是由熊进化而来的,所以在冰川世纪以前的大熊猫和熊一样,都是标准的食肉动物。

大熊猫的爪子锋利无比,可以轻而易举地划破猎物的皮毛肉体,它们体内的肠胃结构也和其他食肉动物一样。

到了冰川世纪后,许多猎物都被冻死了,大熊猫就再也没有那么多肉可吃了。逐渐的大熊猫们就渐渐地改为吃竹子为生了。

据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熊猫化石”研究分析:其实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纪,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等地的热带丛林中,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

它在历史长期严酷的生存环境下和自然淘汰中,和同时代的许多动物都已经灭绝。

但大熊猫却是“生活中的强者”,它们的种族在经历了若干年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留下了“活化石”,居然保存到了今天。

“始熊猫”被科学家认定为中国大地上的第一只大熊猫,居然比人类出现得还要早。

百味接下来给朋友们讲讲:大熊猫作为友谊的象征,曾“赠予”给了不少国家:

朋友们,因为世界上现存大熊猫数量十分稀少,也只有我们中国才有1864只,所以才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作为友谊的象征,曾被我国“赠予”给不少的国家,现在很多外国动物园中的大熊猫,也都是从我国送过去的,但其性质都属于“借”或“展”,所有权还是属于中国。

熊猫外交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唐朝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它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

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武后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毛皮。

据我国大熊猫专家胡锦矗同志反复考证:武则天送给日本天皇的“白熊”就是我们现在的大熊猫。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2个国家向中国租借过大熊猫。

这其中不乏许多没有实力想租但租不起的国家。

毕竟,你得拿出点儿“真枪实弹”才能来交换。

这租借大熊猫还真不是你有钱就能搞定的事儿,因为我国明文规定:除了支付租金,还需要用各种物资、技术、和贸易协定来辅助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