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状元是怎么产生的?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省100年才出一个状元。
状元是科举殿试一甲第一名,一甲只有三人,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留京任职,直入翰林院,六品起步。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就与一甲赐进士及第不是一个概念了,这相当于你刚单位,一甲是哈佛、剑桥、清华、北大毕业生,二甲就是普通一本大学毕业,那三甲就是二本毕业生。并且一甲直接就是京官,入翰林院,入了翰林院将来就有机会做宰相。二甲三甲还要再经历朝试,成绩好的少部分人可以留京在六部任职,其余人等外放任职。
再说前途,一甲赐进士及第出身,将来做宰相的概率特别高,不犯错的情况下,最低都是二品大员。所以,很多权贵都会榜下捉婿,钓一个金龟婿回家,将来家族延续传承就有了保障。甚至,皇帝都会把公主下嫁给状元、榜眼、探花。
再说二甲赐进士出身,少部分人朝试成绩好,可以留京在六部任职,将来混个二品侍郎的机会也是有的。大部分人都会外放一个六七品官,个别人能混一个从二品的巡抚差不多到头了,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混一个四品知府。
再说,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显然就比二甲的赐进士出身低一个档次,多了一个“同”字,前途就大不一样。三甲基本都是外放一个七品县令,一辈子能混到四品知府就算混的好了。很多人一辈子就是在县令的位置上打转。
在古代,别说三甲进士,就是中一个举人都算是跨入权贵阶级,属于统治者的一员了。没看范进中举后人都疯了吗?这都是有原因的。
第一:中举人后,就是老爷了,有了做官的资格,属于朝廷的后备官员了,可以参加选官,有地方出现空缺了,经过吏部选拔,可以直接上任当官。
第二:中了举人后可以免几千亩地的赋税。要知道,在古代赋税很重的,一亩地种出来的粮食,上交朝廷和官府差不多要80-90%,如果中了举人就有大把的人来“投现”,就是把田地登记到举人名下,就不用交税给朝廷了,少交一点给举人就好了。光这一项特权,举人就发家致富了,一辈子吃喝不愁,逍遥快活。
第三:要知道在古代,老百姓不能随意流通的,出远门都要路引,99%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出生的县城。举人就不受约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且见官不拜,和县令平辈论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