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乡镇教师都不愿调到城里了呢?
住着城里的房子,子女上着城里的学校,拿着乡镇工作补贴,享受着职称优惠政策,干着比城里轻松得多的教学工作,你觉得这部分乡镇教师还能愿意调到城里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我的舅哥退休前就是乡镇教师,也有机会调到城里而不愿去,所以我最知道个中原因了。
第一,乡镇教学工作要比城里轻松很多。
舅哥是一名音体美老师,快退休时,所在的村小只有区区三十多个学生,而老师却有七个!校长不上课,其他老师也是轻松加愉快。年轻时,舅哥主要上音乐和美术课,后来专门上音乐课,每周六节课(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分别合在一起上课),没课时只要上级不来校检查,他就悄悄回城里的家了。据他说,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除班主任外,大多数都是自由人。
第二,在乡镇有工作补贴,职称评审有倾斜政策。
我是1980年上大学,2002年评上高级讲师(副高)。舅哥是1978年当上民办教师,到了2023年才评上高级教师,比我整整晚了十年。但在晋升正高以前,我的工资在很长时间内却没有舅哥高。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有几百块的乡镇工作补贴。
此外,目前许多地区实行了职称倾斜政策,客观上也对乡镇教师有利。
第三,人在乡镇,家可安在城里,交通方便。
在人们的印象中,乡镇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其实那都是老黄历了。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改开,目前除极个别贫困地区外,大部分乡镇学校的教学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学校盖的比城里学校还漂亮。
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乡镇和城市之间的交通十分便利。好多乡镇教师都在城里买了房子,自己的子女也都在城里上了学。换句话说,很多教师都是开着私家车,从城里去乡镇学校上班。
你说他们既享受着城里的优质生活状态,又享受着乡镇学校的那份轻松及待遇,鱼肉和熊掌可以兼得,怎么可能愿意调到城里去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