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什么大的项目在青岛投资落地?这些项目为青岛带来什么好处?
9月24日,青岛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推进会议,听取全市和各区市重点项目招引情况汇报,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产业、促发展、谋未来的意识,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9月25日,青岛市与山东重工集团战略合作签约暨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开工活动在西海岸新区举行。根据协议,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将对标世界一流“灯塔工厂”,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施工设备智造基地;潍柴高端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项目主要建设中试基地和体验中心,打造集技术孵化、市场推广、品牌展示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周末连续两天,有部署、有落地,青岛狠抓大项目和招商引资, 展示着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
能不能谋划布局一批具有较强牵引性、战略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直接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做优做强与发展成效的整体提升;能不能着眼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落实落地一批产业链重点领域、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链核心技术、物流链新业态的项目,直接影响到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循环、安全稳定,关系到城市进位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如今三季度已经进入尾声,还有不足百日,2023年就将成为过去。作为山东这个经济大省的发展龙头,青岛要如何在这个亟需承压奋进的关键时期,担起龙头责任、挑起发展大梁,拉动山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开新局”,关键就在大项目上。
1、携手龙头企业,落地引领项目
本次潍柴再次把重头项目落在青岛,可见青岛在其产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青岛就与潍柴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潍柴动力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潍柴动力(青岛)科技孵化中心、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等项目将落地青岛,预计总投资50亿元。潍柴集团计划以青岛为中心,形成与潍坊、烟台、威海、日照等半岛城市群辐射联动,打造山东半岛沿海高端制造新的产业集群板块。
今年2月8日,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从签约落户到开工,仅用了不到40天。项目一期主要包括生产厂房及辅楼、舾装及交付中心、设计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等,计划年内实现试生产;二期主要包括生产综合楼、主题商务中心、体验中心等,计划2025年完成建设。
与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携手,是青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破局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上,青岛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根据产业发展情况,精心筛选出47家首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并现场授牌。
青岛之所以重视龙头企业的引领力量,是因为头部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提供税收和就业之外,更能延长产业链,打造生态,链接更多的资源,引领城市产业向前发展。在与龙头企业的携手中,一系列引领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纷纷落地青岛。
汽车领域,奇瑞青岛乘用车项目工期从24个月缩短到17个月,创造了奇瑞全国13个整车厂建设的“青岛速度”,华人运通也将中国总部落在青岛,填补了青岛缺乏高端汽车总部企业的空白;
新型显示领域,京东方青岛基地项目提前63天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8月31日首台工艺设备搬入、预计11月份实现首片点亮,加速了中南高科、福建万达等配套项目的集聚速度;
集成电路领域,翼晨镭硕高速超快5G半导体芯片项目完工,芯瓷创新在青岛中德生态园开工投产;
智能制造领域,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开工建设,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配套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园区;
虚拟现实领域,歌尔被青岛的经济环境以及研发条件吸引,来此设立了15家公司,主营的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三大板块,在青均有所布局……
聚力攻坚之下,青岛取得了亮眼成果——截至目前,纳入调度的全市5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14个、计划总投资6852.1亿元。其中,已注册151个,占比70.6%。
2、用招商引资为项目落地开新局
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稳中有进发展目标的有力保障。在日趋激烈的优质项目招引竞争上,各个城市可谓不遗余力:
南京将招商引资突破行动作为“挑重担、扛重责”的重要抓手,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抓招商、抓项目的若干措施》,系统推出助力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十条硬核举措;
宁波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工作,于今年9月成立投资促进署,全面理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体制机制;
济南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发布《关于开展招商引资“九大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九大行动、二十条政策“顶格”招商,吸引优质产业项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