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一个公司?公司是否需要良好的经营?
在内容创业公司,难免会在管内容与管人之间抉择,也会担忧内容和做内容的人之间的问题。本文论述内容创业到底是内容支撑着公司生存下来,还是生产内容的人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
内容创业到底是管人还是管内容?
想来这是很多人创始人的问题,花了大精力和口舌招来了优质的编导,然后从编导开始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就担心起了这个编导会不会走。出了爆款内容搭建了爆款直播间会不会走人等等的考量。
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来深入聊一下。如果你现在面临这样的问题,那么想来花上个几分钟看完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其实不论是不是内容创业,在整个的公司经营上,你一个人做不了多少事情的。这一点我自己切实体会到了。小到个人工作室大到团队公司。你会发现,创业的复杂性不在于单点累积,而是单点重复性。
很多有想法的老板两年的确进入了新的领域。并且通过买课做流量挣钱了,但是同比之下,大多数公司的生存周期都很短,如果你有空可以做一个测试,你现在就找做知识付费买课的直播间,然后三个月以后你再去看,直播间还在,人却换了一茬又一茬。
原因无外乎三个:
内容能放大人的能力
内容可以放大人的欲望
内容能放大人的成长
给你举个例子,当你走进一下做网销的公司,你入职之后干上一周你就明白了其中的套路。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同样这个事情从个人的角度上变换到创业团队上来。
别人做了一个项目成功了,你争相模仿,就好比从东方甄选到东方绿选,再从羊了个养到牛了个牛,甚至还有一些网红的复制款等等。这个时候就是另外一种概念了。
我的职业生涯里学会的和执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抄,但是抄了半个月一点动静都没有,最后出结果的是我自己的思考结合上抄袭来的东西。
作为内容创业的公司来说,抄袭是一个成本极低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回归到人身上就代价极大。鉴于我之前讲过基础盘的知识体系了,这里我就不多讲了。
同样的老规矩:内容创业到底是内容支撑着公司生存下来,还是生产内容的人?
给我一些时间,给你一些耐心。你也许不需要一个年轻人试错过的经验,但是也许你需要这个年轻人试错之后的一些总结。
01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只有基因保持着唯一性
在我入行的这三年里,我至少见过上百起抄袭案例,不同程度上的内容搬运抄袭复制。当然这种复制在平台社区规则里并算不上真正的抄袭,但是任凭谁看这都是抄袭。
因此我就发现,人总是习惯性抄袭,就在我做抖音培训的时候,很多人几乎都是带着自己的对标来的,我想做这个类型的内容,我想做那个类型的内容。然后我就很快的判定这个人不是一个优质的用户,我甚至无法给他提供任何的服务。
从道理上讲,他没有任何错误,甚至是十分聪明的,因为这种方式已经成功了。但是无论怎么说,这种成功非常单一。
我给你简单模拟一个模仿的过程。
比如说我想做访谈类型的内容,然后我就需要模仿别人的访谈框架,这个时候我要对我自己做一定的剖析。接着我要对访谈的对象做一定的剖析。反正不管怎么说,我就是干了这个事情,而是网上有大量的可以让我抄袭这种内容,再不济我可以请曾经操盘过这种类型内容的人来帮忙,或者我在别人那里付费来学。
接着我的成功概率能达到50%,剩下的50%是无法模仿那些东西,比如说作为内容输出的源头的底蕴等等。
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当你通过人去解决内容问题的时候,真正有效的反而是后面的50%的东西,这个东西如同我们和别人区分的基因一般。正是因为你有这样根本上的不同,因此才能长久,如果你仅仅只是一个拙劣的翻版,那么你遭到的反噬将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能帮你达到后面50%的人太少了太少了。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来说,不能把概率压到一个人身上。
正如小标题所写,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但基因却具有唯一性。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甚至把这个人奉为偶像,即便当你有一天成功了,你也还是你。
很多问题,我们要么把它放大到非常大的层面去剖析,要么我们把它缩小到非常小的层面去看。
只有当你清楚了内容创业到底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你能破圈并且生存下来的东西,你才能去决定你的重心到底是要在管理人上还是管理内容上。
近两年关于私域,关于流量,关于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变现的说法层出不穷。无论是已经杀出重围了,还是作为后起之秀。找到这唯一的基因更加重要。
02 生产内容的人不可复制,而内容本身就有复制性
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商业镰刀会说这样的一句话:好的商业模式一定具有复制性。
那么你会发现,我们做内容创业本身就是要让他具有复制性,这样我们的工作才好开展。但往往多数内容创业公司凭借着个人ip的概念,让生产内容的人不可复制。于是在业务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家内容公司的内容变成了整个公司最不容易流通的东西。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当初搞引流的时候,起初没有管理上的问题的时候,内容非常容易流通。(这里说明一下,内容创业基本上覆盖所有招商,引流,公域变现,品牌)有了爆款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学习爆款如何创作,于是有了更多的爆款。
但是后来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我的内容被抄到我自己写的内容反而没有任何流量。他们反而个个都起飞了。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庞大的基础平衡才能让公司产生更多的业务
但是到了后来,原本的一个团队分了两个团队,他们说要搞竞争末尾淘汰什么的。接着一家内容公司基于内容的交流停滞了。那一个月的时间里,公司两个团队的业务竟然是靠几个人支撑的。
那么在上面的案例当中有两个情况,一种就是我说的创作内容的人具有不可复制性,比如我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内容具有复制性,只要我写出来爆文,大家就可以来抄,而且成本极低。
因此作为公司而言,到底哪种方式好呢?
其实当时我就有很强烈的想法说,既然是一家内容公司,就围绕着内容开展相关工作。因为当时员工们基本上都是做内容,所有的销售工作基本上都是我们三个主管在干。
接着这件事的后续就是我们三个主管前后辞职离开,然后这家内容公司也不久之后就黄了。我们不去剖析任何其他的原因。单单从这件事情上来看。
对于一家内容公司来说,不可复制的生产内容的人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甚至成了一种潜在风险。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能生产内容的原因其实更多是因为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体系和知识体系。因为生产内容的需要非常有主观性。显然公司是一个集体。
那么我们接着回到上面的案例,当时大家都在抄袭我,这种现象不是一个好的现象,甚至在我自己的实操当中,我讲了方法论,拆解了文章和爆的原因。起初是有作用的,每个人都接受了在尝试创新,真正的往内容生产方向走,但是迫于业绩压力,大家最后多选择了轻松的方式。
但如果时间回到3年前,我会坚持一下,我会跟老板去争取。或许我们现在真的可以成为首屈一指的细分类目的内容公司,至少在内容上我们有绝对优势。当然遗憾是应该的,否则人又怎么会思进取呢?
正好,我们借着这个话题进入下一段的阅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