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凖在宋朝的名气有多大?为什么他的下场很惨?
寇凖62岁去世,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朝廷拨款让他归葬故土,走到半路没钱了,棺木就这样停了10年。10年后,宋仁宗想起来,又让人把他挖出来,继续送回家乡。
这就是宋朝大宰相寇凖的结局,穷困潦倒而亡,实在令人唏嘘。
寇凖曾是宋朝的大功臣,也是无数年轻人逐梦的存在。
他历经宋太宗、宋真宗两朝,19岁中进士,一路高歌猛进,扶摇直上。
然而,他的人生,从45岁开始进入分界线。
公元1006年,45岁的寇准被罢免宰相之位。虽然后来,他又重回宰相之位,可却仕途不顺,处处碰壁。
61岁时,他被二次罢相,这一次,他被一贬再贬,一路从京城被扔到雷州。
雷州,就是现在的广东湛江一代。
如今来看,雷州似乎是个不错的地方,可宋朝时期,这里还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据说,寇凖被贬并不是皇帝宋真宗的意思,当时宋真宗卧病在床,是丁谓等人瞒着皇帝干的。当时,宋真宗还专门问了寇凖在哪,但大家都不敢说实话。
在有心人刁难之下,抵达雷州的寇凖,日子过得格外艰苦。
他上任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好在,当地官员和百姓知道寇凖的为人,主动帮忙搭建房屋。
但要命的是,寇凖的工资隔三岔五被拖欠,日子实在穷得揭不开锅。
仕途失意、水土不服、穷困潦倒,三管齐下,61岁的寇凖很快就病倒了。在病中,他思绪往日时光,愤懑不平,挥笔写下了一首《病中诗》:
“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
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折磨。
作为宋朝功臣的他,曾经去哪里都花团锦簇,可如今,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大夫和僧人。
他没多少时间了,也没有办法再完成自己的理想。
因为这一病,他就再也没好起来。
公元1023年9月,寇凖去世,享年62岁。
因为穷困潦倒,去世时,寇凖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
他的妻子向朝廷乞求,希望能够让丈夫回归故土,安葬在家乡。
落叶归根,人之常情。
继位后的宋仁宗,同意了这件事,还专门拨款让寇凖回归故土。
但尴尬的是,这笔钱不够。
寇凖的棺木一路从雷州往北运,走到一半就没钱了。他的妻子实在拿不出钱,只能哭着把丈夫就地安葬在洛阳,这一停,就是10年。
等到1033年,宋仁宗再次想起寇凖,才下令为他挪地方。
于是,被安葬10年后,寇凖又被人从土里挖出来,回到了他的家乡华州下邽,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渭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