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个“癌变的种子”,不仅会“传染”,还像“韭菜”以上割完一茬又以茬,直切不治可不行,而谈到“治”肠息肉最重要的饮食问题就是“治”的重点。很多人患有肠息肉但不自知,特别是中老年人在体检中发现率还挺高。

肠息肉是什么?

其实肠息肉并非“肉”,而是突出于肠道黏膜表面的上皮组织。它们通常静静地在我们的肠道中“生根发芽”,不捣乱也不作妖,所以绝大多数人有肠息肉也不会有什么症状。不过这家伙的存在始终是个祸患,它潜伏在肠道里慢慢长大,等待“黑化”后爆发,所谓的“黑化”其实就是癌变。

我们常听说肠息肉是“癌变的种子”,但是并非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肠息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性息肉,主要是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癌变几率大;另一类是非肿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癌变几率小。虽然肠息肉跟肠癌是两码事,但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0%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而肠息肉2/3都是腺瘤,所以肠息肉是名副其实的“癌症的种子”。

肠息肉又怎么会“传染”呢?

这里的“传染”到不是他真的会传染的意思,是因为肠息肉一发现就是一窝,因为肠息肉有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无论是新发的,还是有家族史的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有50%的可能通过遗传而携带突变的基因,从而出现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