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座荒山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与他的妻子,承包了2千多亩的荒山,大肆开挖,准备创业。

这耄耋老人是谁呢?古稀之年,本该在家休养生息,安享晚年,为何还要跑到荒山野岭折腾自己?创业能成吗?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橙王”褚时健。

01 人生海海,诸多不易

褚时健,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1928年,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15岁那年,父亲意外离世,无忧的年少生活一去不复返。

他主动放弃学业,进入爷爷遗留下来烤酒坊,和三伯家一起,经营烤酒坊。

也是从那时起,褚时健逐渐对经商有了兴趣和觉悟,从中领悟到了“做生意”的很多门道。为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笔。

27岁,他与马静芬结婚,从此,两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1958年,三十而立的褚时健,正当壮年却被打成了Y派,下放红光农场改造。无妄之灾突如其来,让褚时健倍受打击。还不幸患上疟疾,但他又是幸运的,最后被好心人救治。此后,他积极改造。他明白,发泄“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有句话说,“没有所谓的现实,一切只是人的看法而已。而能改变你的看法只有自己”。

人生起落是常态,与其抱命运不公,不如做好眼前事。

褚时健的前半生,可以说像坐过山车一样,但他并没有晕头转向。他在农场,认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且做到极致。

在等待的日子里,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来日才能枝繁叶茂。

褚时健把农场当成了修行道场,努力深耕。1963年,他的农场生活结束。努力也带来了回报,他被调往新平的曼蚌糖厂,担任厂长。

在糖厂,褚时健敢于创新,把年年亏损的糖厂,一步一步扭亏为盈。糖厂不断扩大规模,他创造了第一个商业神话。

02 人生没有一劳永逸

褚时健的经营能力有目共睹,1979年10月,为了拯救即将倒闭的烟厂,组织任命他为云南玉溪卷烟厂厂长。

濒临破产的烟厂,一大堆错综复杂的问题摆在褚时健的面前,是逃离还是迎难而上?褚时健选择了后者。他接管烟厂后,大刀阔斧地改革,亲临第一线,监督指导,抓卫生和质量。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褚时健一点一点的努力下,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慢慢跃居为亚洲第一,成为世界前列的现代化烟草企业,玉溪卷烟厂也正式更名为“云南红塔山集团”。

褚时健的人生高光时刻,在卷烟厂得以绽放,他累计创造利税超1千亿元,卷烟厂成就了他,勤奋努力助他登至人生巅峰,他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烟草大王”。

然而,福兮祸所依,在没有羁绊的顶峰,人难免会飘飘然,稍不留神就会踩空。褚时健站在高处,眼里看到的尽是美丽的风景,忘记了脚下也有万丈深渊。

1995年初,一封匿名检举信,改变了褚时健的人生轨迹。

一年后,褚时健开始被隔离审查。此后一年多,是他最为痛苦煎熬的日子,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他强忍悲痛,接受审查。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等来的是更大的苦难,他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不容情,一身荣耀的褚时健,从神坛跌落,直坠谷底。

03 苦难不可怕,迎难而上方勇者

人生逆转,任谁都是难以接受的。褚时健亦是如此,从听到判决那一刻起,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往后余生要在铁窗里度过?以至于他后来回忆时还说,当初的判决确实是有点重。在起初几天,他心情沮丧到极点,就连最本能的吃饭、休息都显得异常困难。

命运是公平的,它给人以机会,也给人以磨难。磨难面前,有人在抱怨中消沉,而有人在磨难中反思。很快,褚时健收拾好心情,不再因为对判决不满而折腾着上诉,他接受了狱中的生活,每天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打算就这样平静地过好监狱里的日子。

世事难以预料,在褚时健做好准备接受命运时,苦难再次降临。2001年,褚时健在狱中数次晕倒,随后被诊断,他换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2级、陈旧性心肌梗死。最后获批保外就医,监外执行。之后,他被送回家中养病。

本以为褚时健会在家里安心养病,颐养天年,但劫后余生的他,整天无所事事,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要做点事。

褚时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地道的农民的儿子,自是与土地最亲。他不顾一身病痛,几经权衡,于2002年,在妻子的支持下,承包了哀牢山上2千多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开始第二次创业。

几十年,他的人生大起大落,古稀之年,他从零开始,命运仿佛又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