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原配的才是最好的?再婚需要考虑什么?
我家男邻居,把小三转正的第8天,就一命呜呼,他到死都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给父老乡亲做了那么大一个贡献。
我老家邻居张权,穷得叮当响,在老家种蔬菜大棚的本钱,都是他老婆从娘家借的。
张权的岳父母,开始不同意女儿秀美嫁给他,因为张权的爸爱喝酒,每天喝的云山雾罩的,地里的荒草比苗都高,他都不去锄地,吃了上顿没下顿,到处借钱买酒喝,最后酒精中毒没了;他妈也不消停,天天打牌,后来跟一个牌友跑了。
岳父母认为,这种家风熏陶下的张权,品性也好不到哪去,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受父母影响,他将来不是个酒鬼就是个赌棍。
可秀美却不这么看,她认为父母门缝里看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张权又没办法选择,有这样的父母够命苦的了,别人还拿有色眼镜看他。
秀美不知道怎么被张权忽悠住了,非他不嫁,如果父母不同意,她就要和张权私奔,而且,她都怀了张权的孩子,无奈,父母欲哭无泪,勉强同意了,希望张权不负所托吧。
没彩礼,婚宴也是娘家出钱办的,张权家快要坍塌的房子,也是岳父母给修缮的,他等于没花钱,白捡了个媳妇,把他乐坏了。
秀美父母可就郁闷了,亲戚朋友都说他们老两口:“你们这不是把闺女往火坑里推吗?秀美好好一个大姑娘,什么样的家庭找不到?好小伙咱们都得扒拉着挑,你们却答应她嫁给张权?以后你们哭都来不及!”
秀美父母没办法跟亲戚们说,秀美是奉子成婚,生米熟饭了,如果他们不同意,秀美就要跟张权跑了,到那时自己连闺女都没了。
秀美父母哪里知道,秀美还是很传统的,即使张权软磨硬泡,她婚前也没和张权在一起,但却让她灵机一动,她这么说,就是耍了个心眼,让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
婚后,张权还是很能干的,去城里蔬菜批发市场做装卸工,每天累得一身汗,回到家把日结的工资,都悉数交给秀美。
干了三个月后,他说啥都不干了,一个批菜的老板,和他挺对脾气,给他出主意,让他扣蔬菜大棚,种出来的菜,他负责包销,老板给他算了笔帐,说保证他挣得比打工多出几倍,他还给张权介绍这方面的技术员。
张权动心了,回家和秀美商量,秀美觉得这是个发家致富的路子,两人说干就干,没本钱咋办?回娘家借呗。
秀美父母一看,女婿还挺有想法,张权他爹地里的草长得一人高,他都懒得打理,看来他儿子比他爹强多了,这个得支持,于是,拿出积蓄帮他们创业。
还真被张权搞出名堂了,两年后,能吃苦又钻研的张权,把菜种得那叫一个好,不但把岳父母的钱还了,还存了一笔钱。
五年后的一天,女儿都四岁了的张权,突然有一天跟秀美说,不想种菜了,他要组织村里的青壮年,进城承包工程,就是做包工头。
秀美说:“菜种得好好的,干嘛又要折腾啊?”
张权说:“好男人就不该在农村这一亩三分地折腾,应该去大城市的广阔天地大展拳脚。”
秀美不舍得放弃蔬菜大棚,她决定自己雇人在家干,让丈夫出去施展去吧,万一不行,菜棚还是个退路。
就这样,夫妻俩,一个进城追求理想去了,一个在家守着现实,张权一个月回家一两趟,夫妻俩聚少离多。
第一年,张权就折腾出名堂来了,净利润二十多万,秀美的蔬菜大棚也没少挣,村民们都羡慕不已,都说张权娶了个好老婆,秀美旺夫,他们老张家彻底改命了。
张权他妈,听说儿子发了,不知道从哪里跑回来了,张权不计前嫌,接纳了母亲,秀美对婆婆也孝顺有加。
可秀美发现,张权以前一个月回家一两次,后来两个月都不回来一次,即使回来了,心里也像长草了一般,不愿意在家待,再也不抱着女儿亲,晚上也不愿意和她亲近了。
秀美问张权怎么了?他说太累了,秀美就体贴地给张权煲老母鸡汤,可鸡汤煲好了,张权还一口没喝,接到个电话,就撂下一句话:“工地有事!”急匆匆走了。
这天半夜,秀美手机响了,是张权打来的,她接通了手机,可那边却传来老公和另外一个女人亲昵的声音,秀美如雷轰顶,觉得天都塌了,她“喂喂喂,张权,你这个混蛋,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还要现场连线,你太缺德了!”
无论秀美怎么哭闹,那边还是浓情蜜意,秀美猜,可能张权的电话是他不小心碰过来的,或者,是小三故意拨过来,让她知道的,目的不言而喻,想要鸠占鹊巢。
第二天,秀美起了个大早,进城去找张权算账,她本以为张权会痛哭流涕,承认错误,然后保证和小三一刀两断,好好跟她过日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