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在我国有多重要?职业教育有什么发展?
经历一波三折的四年备赛后,江西22岁小伙李德鑫,终于在瑞士夺得“世界技能奥林匹克”金牌。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1日至14日,2023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家具制作、精细木工、木工3个项目,在瑞士巴塞尔举行比赛,共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选手参赛。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中国代表团参赛队选手李德鑫,获得家具制作项目金牌。
记者从参赛队了解到,这是李德鑫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他获得的是中国代表团在本次比赛中的首枚金牌,也是我国自2011年参赛以来,在家具制作项目中获得的首枚金牌。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一个国家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国家技术技能发展水平。
今年,世界技能组织将在15个国家分散举办2023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作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替代活动。
李德鑫今年22岁,是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手工木工高级技师。他既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该校的一名教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他感慨,自己有幸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并向记者解释了自己独特的“双重身份”。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大国工匠涌现。
【对话李德鑫】
澎湃新闻:首先恭喜你,能否介绍一下,你参加的家具制作项目,比赛形式是什么样的?
李德鑫:本次特别赛一共有62个比赛项目,我参加的是其中的家具制作项目。比赛前一个月,会公布一套备选题;比赛前一天,各参赛国的专家再一起对备选题进行30%的改动,产生一套新的比赛题目。比赛开始,就把比赛题目的图纸发给选手,选手有一个小时时间琢磨图纸,然后在规定的4天内(一共22个比赛小时),把一堆原材料,制作成一件符合图纸要求的完整家具作品。这次比赛是一张立式柜的图纸,除了箱体、脚架、抽屉、门板等制作工序,还要进行贴皮、打磨、组装、修整以及五金件安装,才算最终完成。
李德鑫的参赛作品
澎湃新闻:听起来难度不小,比赛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
李德鑫: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职业技能赛事,对我而言是不小的挑战。首先,在异国他乡比赛,因为语言不通,在和外国专家、裁判的沟通上会有一些障碍,有时我只能通过手势来比划。另外,还需要尽快适应时差和当地的饮食习惯等。
坦白说,刚开始心理压力比较大,比赛第一天还带着紧张情绪。比赛第二天下午,才慢慢进入状态。比赛第三天,终于搞明白图纸结构,理清了加工思路和加工流程,逐渐找回了平时的节奏。这样一场国际赛事,还是非常考验选手的。10月15日晚上,比赛结果出炉,现场揭晓的第一枚金牌就是我获得的。直到那一刻,悬着的心才算落下,我第一时间就把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澎湃新闻:得知你获奖后,父母表现如何?
李德鑫:知道我获得金牌后,父母非常高兴。实际上,从省赛到国赛,再到这次的世界比赛,父母也是一路支持和看着我成长的。
我是江西赣州南康人,南康被誉为“实木家具之都”,是国家级“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家里在我上初中时也曾开过家具厂,考虑到干这一行在老家好就业,我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就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报考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最后成功录取。
我的母校,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林业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与南康区政府共建了南康家具学院,也是全国唯一在家具产业集群设立产业学院的高校。我在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也离不开母校的培养。
澎湃新闻:比赛历程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吗?
李德鑫:最难忘的就是一波三折的参赛经历了,我的备赛历程将近四年。我2023年上大学,后来偶然了解到世界技能大赛,并参加了训练;2023年4月,正式进入学校比赛队开始系统训练;2023年10月,参加省级比赛。因为只训练了约半年时间,在省赛中我只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根据比赛规定,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参加国赛,就这样,我与国赛失之交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