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的困难之处是什么?从创业到上市需要多久时间?
河南一村庄引来16位博士建研究院。
这两天,这样一则新闻在网上引发不小关注。
据河南媒体「大参考」消息,这16位博士放弃北上广研究所、高校工作,甚至打掉铁饭碗,在巩义胡坡村扎根建研究院。
目前,研究团队不仅吸纳了16位博士,还有硕士百余人,且据消息称,该团队研究制作的复合材料目前在热管理和轻量化领域已经成为全国的领头羊。
看完上述信息,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为他们的精神点赞。
还有网友因自己是巩义人而骄傲。
所以,这16位博士回乡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在小村里如何搞出领头羊水平的成果?
主搞新型复合材料,研发冬奥会火炬耐高温材料
这个博士团队的带头人为姚栋嘉,曾服役于火箭军,河南巩义人。
公开资料显示,姚栋嘉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博士,主要从事C/C复合材料、C/SiC复合材料和SiC/SiC复合材料研究。
他们创立的「研究院」,名为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泛锐研究院),于2023年10月成立,主营业务为新型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 图右二 为姚栋嘉 图源:大象新闻
据大象新闻消息,2023年底,姚栋嘉及创业伙伴们选定了老家巩义的胡坡村,租下一个破仓库,办公吃睡都在里面,开启了入村创业之路。
之所以选中此处,一方面源于巩义主导产业之一正是新材料,产业基础让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符合要求的场地,当地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可用。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实力不俗。根据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巩义排在全国45位,河南第一。背靠当地经济基础,巩义提供了他们免费人才公寓及担保贷款,为姚栋嘉团队解决不少燃眉之急。
△ 图源:大象新闻
发展到今天,该团队已有员工超过600人,除16位博士,还有上百人硕士,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近50%。
团队所研发材料主要集中在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碳陶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三大类的研发应用,其产品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所申请专利超200项并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及攻关重点项目。
商业方面,团队作为供应商,对接客户包括了一批“中”字头航空航天、船舶领域央企和头部民营科技公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