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的发展为什么在中国很难实行?
“豆子到杯子之间,如何做一杯好咖啡,意大利有严格的标准,我们希望也做出中国企业自身的特色。”坐在一张咖啡世界地图前面,格米莱董事长谢建萍向第一财经记者说,在她身后的桌子上还摆放着一排各式各样的咖啡机。
秋意渐浓,今年中国家电业也如这秋天般有阵阵凉意。不过,咖啡机的生意却持续火爆,国内、出口市场仍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到小家电之都顺德探访咖啡机生产企业,发现它们都在谋划新生意。
国内商用咖啡机头部企业格米莱正在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宏日科技是一家外资品牌在中国最大的滴漏式咖啡机供应商,正在试水国内的自有品牌;新宝股份(002705.SZ)占据了中国咖啡机出口四成份额,也在加码中国市场的自主品牌业务。
二十年前,顺德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机生产基地之一,当时热衷宣扬全球产量份额占比。与当年相比,顺德仍是全球重要的咖啡机生产基地,但产量占比已不再是重点,当地企业家现在谈论更多的是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品牌塑造、跨界融合,这也是中国小家电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咖啡机逆势增长
在今年中国家电市场大盘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咖啡机是逆势增长的品类之一。据奥维云网(AVC)的研报,2023年咖啡机天猫销售额连续增长六个月,同比增长率最高达200%以上。GfK中怡康的研报也显示,中国市场的咖啡机产品升级明显。近几年滴漏式产品占比逐渐降低。截至2023年上半年,线上市场滴漏式咖啡机零售额占比仅为8.2%,零售量占比下降为23%,而意式咖啡机的市场比重逐渐走高,尤其是半自动意式咖啡机。
“中国的年轻人群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国际化、接受度更高。咖啡作为一种时尚饮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瑞幸咖啡等本土零售店也起了促进作用,让咖啡结合水果、椰乳等,口感更本地化、价格更亲民、购买更便利。” 谢建萍对记者谈道。
“疫情反复侧面推动咖啡机市场扩大。”奥维云网分析认为,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疫情不断反复,外卖、堂食受阻,居家办公逐渐常态化,家用咖啡机受到咖啡长期消费者的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精致生活理念使人们对咖啡的态度从提神需求逐渐转变为社交需求,国内咖啡机市场潜在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飞利浦家电大中华区咖啡机事业部负责人张立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根据其后台数据,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不论消费者对于咖啡机搜索的兴趣度,还是营销素材交互的数据,以及实际的销售数据,都是一个正向的增长。
“受益于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今年各个细分的咖啡机赛道都增长迅速,不仅包括不一样的细分品类,也包括不一样的价格段。”张立峥说。
从国内咖啡机市场结构看,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全自动高压萃取式(即意式)咖啡机由于方便稳定而销量占比最高,销量占比达到近六成,其次是半自动高压萃取式咖啡机,其占比近两成,胶囊咖啡机、滴漏式咖啡机等占比也达两成左右。
咖啡机不仅在国内热销,出口也保持增长。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23年1~7月,中国咖啡机出口额1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出口量5584.41万台,同比增长0.98%。从出口额看,北美洲、欧洲是主要出口市场,占比超六成,其他出口市场还有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产品层面,泵压式咖啡机占比超五成,滴漏式咖啡机约占两成。
“咖啡机是北美家电市场的常青单品,其中滴漏式咖啡机长期占据美国咖啡机市场的主要份额。”格兰仕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格兰仕自主品牌咖啡机于2023年上架北美主流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定位高端的匠系列高端咖啡机和复古意式咖啡机。据了解,该企业的咖啡机从在北美市场上市至今,销量已翻了几番。
“逆势增长背后,是中国咖啡机企业多年的技术沉淀。” 宏日科技副总裁刘春雨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宏日科技的工厂里有自己的模具,也有客户委托生产产品的模具。早期,客户教他们怎么做;现在,他们已经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外观创意、结构设计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今年宏日科技用三个月时间就支撑一家知名品牌开发了一款研磨冲煮一体咖啡机。刘春雨透露,因为他们有咖啡机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该客户结合他们的既有方案,做外观和模具就行了。宏日科技的咖啡机出口业务经历2023年、2023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今年增速大幅放缓,但凭借过往的技术沉淀,与一些大客户的合作项目数量还在增加。
国内咖啡机市场格局重塑
“全世界的咖啡业都在看中国,咖啡业的未来一定在中国市场。” 刘春雨坐在宏日科技工厂办公楼一楼的产品展厅里,语气坚定地向第一财经记者说。他身后的满墙架子上,摆满了宏日科技为世界各地合作伙伴生产的咖啡机和咖啡器具。
在多个欧洲、日本品牌的咖啡机之间,刘春雨指着一款产品说,“这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拥有多项国际国内专利、能模拟咖啡师手冲手法的咖啡机,还获过德国红点设计奖”。他还递给第一财经记者另一张名片说,“其实,我们也在试水国内的自有品牌。”
目前,外资品牌还占据着中国国内咖啡机市场的较大份额。据奥维云网研报,2023年上半年中国咖啡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在60%以上,与2023年的76%相比,品牌集中度有所下降,品牌竞争加剧。国内咖啡机主流品牌包括德龙、奈斯派索(雀巢旗下)、飞利浦等。德龙市场占比较高;奈斯派索主打胶囊咖啡机、搭配咖啡胶囊出售;柏翠、百胜图、格米莱等价格较亲民。
回顾国内家用咖啡机产业,张立峥介绍说,咖啡是一个舶来品,所以外国消费者原生的诉求会更高,早些年只有一些外资品牌在做家用咖啡机市场,这些外资品牌在拓展生意的过程向中国市场进军。但这几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很多中国本土品牌、资金在进军家用咖啡机这个品类。这个行业需要更多品牌一起,将家用咖啡机的需求植入消费者的心目当中。
而在商用咖啡机领域,目前,精品咖啡市场使用意大利品牌咖啡机较多;在一线连锁咖啡店市场,使用瑞士品牌咖啡机较多。一家咖啡机代理商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说,进口咖啡机品牌主要来自意大利、荷兰、瑞士、美国等,售价在数万元到数十万元。在国内,这些价格高昂的进口咖啡机基本是被咖啡店买走,也有银行等机构重金购买。
根据智慧芽向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0日,全球咖啡机领域的专利申请累计超过5.7万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万余件。
从主要企业看,在咖啡机领域,德龙的专利申请共63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90余件,主要布局于分配器、过滤器、混合室等领域;飞利浦的专利申请共230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50余件,主要布局于研磨机、过滤器、咖啡壶等领域;雀巢奈斯派索的专利申请共31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0余件,主要布局于蒸汽出口等领域。
中国品牌的咖啡机专利数量也在急起直追。从近五年的专利申请量来看,中国的咖啡机专利申请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新宝股份专利申请共97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主要布局于出水口、密封圈、冲泡头等领域;亿龙的专利申请共11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件,主要布局于酿造装置、咖啡胶囊、输送装置等领域;
格米莱的专利申请共7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件,主要布局于出水口、全自动、加热模块、泵炉系统等领域。宏日科技的专利申请共3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件,主要布局于出水孔、全自动、咖啡壶等领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