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汽车有希望在国外进行销售吗?自主品牌的汽车质量怎么样了
杨小林直言:“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是历史性事件,从此前的四分天下、三分天下到如今的两分天下,自主品牌一步步的打拼实属不易。”范文清表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占率不断攀升,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经过多年积累,自主品牌在产品制造、技术研发和市场口碑上全面提升,逐渐可与主流合资品牌‘硬刚’。”
王国信预测:“从目前趋势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占据了先发优势,其市场份额还将继续增长。”裴达军更是乐观表示:“未来5年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将超过60%。新能源时代,失去内燃机、变速箱、底盘优势的合资品牌,将面临被自主品牌赶超的局面。”
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为116.6万辆,同比增长40.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0%。市场份额跨越50%的分界线,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兼总编辑杨小林直言:“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是历史性事件,从此前的四分天下、三分天下到如今的两分天下,自主品牌一步步的打拼实属不易。”
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兼总编辑 杨小林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38.4%,2023年达到44.4%,今年1-9月进一步上升至48.1%。
“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占率不断攀升,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每日经济新闻》汽车频道主编范文清表示,“经过多年积累,自主品牌在产品制造、技术研发和市场口碑上全面提升,逐渐可与主流合资品牌‘硬刚’。”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31.8%,其中自主品牌渗透率高达55.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4.2%。比亚迪、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旗下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比亚迪前9月销量达到118.51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8.0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49.56%。按保守估算,比亚迪今年的产销辆将达150万辆,若供应链向好,有望冲击2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汽车频道主编 范文清
“自主品牌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对于新能源产品的不同需求,同时在价格上也占据优势,这是许多合资车企目前无法做到的。”《车市裴聊&兵车行》总编辑裴达军分析,“合资车企电动化转型步伐相对较慢,而其赖以生存的燃油车市场正逐渐被新能源车蚕食。”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东风本田等主流合资品牌的销量均呈现两位数下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