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运营方式是最有效的?运营的技巧有哪些?
由于工作内容太单一,运营容易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没有去更全面地接触和理解运营的精髓。如果只局限在转化思维中,不具备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作为运营就很难往上进阶。本文作者分析了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思维,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01 初阶运营:转化思维
我发现很多运营有个特点,就是只具备转化思维,不具备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这个和工作年限无关,有的时候工作内容太单一,容易让运营陷入到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没有去更全面地接触和理解运营的精髓。
我刚毕业在腾讯电商(拍拍网),那时候做家居类目运营,整个类目的运作模式就是:平台有个公线组,根据KPI给各个类目划分资源位,各个类目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资源位把GMV最大化。输入恒定,输出最大化,就是死磕转化率了。从我当时的KPI考核就可以感受出来:巨无霸的点击率/广点通投放的ROI/栏目的PV/UV/大促活动的GMV。
类目运营就是一个典型的转化思维的工种,因为平台分到的资源就那么多,大家就想着怎么利用这个资源把转化率最大化,或者去争取更多的资源。那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漏斗模型,围绕漏斗模型把各环节转化率最大化。
其实我们日常绝大多数运营运用到最多的也都是转化思维,比如你负责新媒体运营,你也要考虑阅读量到线索再到后面承接各环节的转化,比如你负责直通车投放,那就更是围绕着转化的一步步去优化去提升ROI。
转化思维很有用,也很对,能做到极致转化,那当然非常厉害。但如果局限在转化思维里,作为运营就很难往上进阶。
所以今天就是要讲另外两个进阶的思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
02 中阶运营:用户思维
在我接触用户思维已经是我工作的第三年,那时候我已经在房多多。当时一个领导给我很深印象,她说,你做活动要针对流失用户做,不然你怎么衡量这个用户活跃是你的活动带来的,而不是自然过来的。
用户思维的核心在于几点,一个是生命周期营销,一个是用户分层策略,一个是用户杠杆。
我一个个来说。
1)生命周期营销
概念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周期,拉新-留存-复购-活跃-流失,围绕这个生命周期去制定策略引导用户一步步转化。我们常说的AARRR模型,其实核心就是这个意思。生命周期的本质是用户流动,用户流动我之前专门有一篇是讲,主要是个用户流动模型。如下,具体我不展开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