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书法家章汝奭先生(1927-2023)生前以其学养与蝇头小楷在海内外享有盛名。今年是章汝奭先生辞世五周年,经过多年的筹备,《章汝奭诗文集》和《几许清气——章汝奭先生纪念文集》近日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新书发布的同时,“清风傲骨——章汝奭先生新书发布雅集座谈会”在上海宋明客厅举办,沪上文化界相关人士回忆座谈了章汝奭先生的人生与艺术,“他的身上有一种‘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品格。每次与章先生的晤谈,都极有受益,或者可以说他是一面镜子,可以省身,可以警己, 他内心深处,其实有着一个真正的文化座标。”与会者说。

章汝奭先生(1927-2023)

车鹏飞(上海中国画院原副院长):

因为以前工作关系,我也了解很多书画家,章老在1980年代就退出了书法家协会,当时是比较震动的。我个人认为,他是看不惯当时协会里的风气。过去的老先生们都很谦虚、敬老,对前辈很推举,这样的风气在京剧界保持得还不错,其他协会就未必了。可能章老认为有一些人进协会就是为了证明身份,所以他就不参加。

后来章老到了南京的梅山炼铁基地。那时候是比较艰苦的,他在伙房里干,休息的时候,放一个小桌子,就在那里写字。他后来写小楷可能跟环境也有关系。当然,他大小字都可以。他大字也写得很好,我看到他写很多对子。有两位画家朱新昌、朱新龙说,在梅山基地有位老先生,一有空就在那里写。所以章老的成果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

我的老师陆俨少有一回出画册请章老写序。我问老师怎么请章老写。陆老说,老先生的诗文很好,而且很懂画。章老那篇序写得很好。陆老好像画了一个小手卷,专门谢谢章老。

我们画院的老同事刘小晴,也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专门写小楷。他就讲章老的小楷比我好。刘小晴是很低调的一个人,今年也80出头了,写了大概200万字的书法理论文章,他这种功力的人都很认可章老,我们听了非常感动。

上海书店出版社从文化传承与建筑的角度出版了章老的书,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严格来说,和章老的精神是相通的。现在有不少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算自己算得太多。明明在文化系统,应该有担当的,却不担当,躲闪,那就非常没有意义。所以今天纪念章老,回忆他,我觉得最主要是要把这种正风、正气弘扬起来,这是我最希望的。

章汝奭先生书法题签

张立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汇报》创意策划总监):

现在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章老的书法艺术,谈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这固然是章老的价值所在,但我以为仅仅谈他的书法艺术和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不够的。我觉得章老是个有大抱负的人,秉承了中国读书人“书生报国”的使命感,无奈时代变迁,令他的理想没有充分实现。我数次去拜访他,他眉飞色舞谈的最多的是他的“专业”:进出口贸易、市场营销学……他曾经对我说:“过去运动太多,荒废了业务,如果日子太平,真可以好好干些事情”。还说,“我已经80多岁了,也干不了什么正事,写字作诗看画看帖现在已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语气中颇有些不甘和无奈。章老学贯中西,视野开阔,书法艺术对于他来说,只是“游于艺”的“小道”,但他的“小道”也有大气象。现在大家特别推崇他的小楷,即使是临去世前几个月写的小楷,也是如此厚实沉郁,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息,让我们透过他的书法艺术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读书人的精气神。我想,这才是章老留给我们的真正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