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在神户大学任教的我,接到山田敬三教授的联系,邀请我去孙文纪念馆去做一次小型的演讲。山田教授曾在神户大学文学部任教多年,专攻中国现代文学,我与其初识于1989年4月初的复旦大学,是我尊敬的师长,2005年前后退休后,他担任了孙文研究会的理事。我早就知晓濑户内海边,有一座名曰“移情阁”的孙中山纪念馆。虽说都在神户市,我居住在滩区的六甲山上,差不多在神户市的东端,而舞子则在最西端。神户市有点像香港,背靠苍郁的六甲山,南边只有狭长的一条平地,因而市区的东西两端拉得很长,我来到神户已近一年,竟然一次也没有去造访过,获得这样的机会,当然很开心。

2月20日是周日,我照例去了大学的研究室,午饭后沿下山的坡道步行至JR六甲道站,坐轨交(日本称电车),一路向西,近一小时后抵达舞子,距离和车资都超过了去大阪。孙文纪念馆就坐落在舞子公园的西南端,面对濑户内海,紧挨着通往淡路岛的明石海峡大桥,很好辨认,由一幢两层的洋楼和一座八角形的楼阁组成。

面对濑户内海的孙文纪念馆(移情阁)维基百科 图

洋楼最早是明治时期来日本发展的浙江商人吴锦堂在此建造的“松海别庄”,1915年春天,吴锦堂从商界隐退,又在洋楼的东侧建造了移情阁,虽有八面,远观却是一个六角形的塔状建筑,当地又称为“舞子的六角堂”。说起它与孙中山的缘分,其实不算很深,1913年3月孙中山来到神户时,当地的华人华侨曾在松海别庄举行过一次欢迎午餐会。大概也就仅此一次吧。后来这一建筑也在岁月的风雨中渐次颓败,1984年神户华侨总会就将其捐给了兵库县政府,由公家出资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一年后在孙中山的生日那天,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孙中山纪念馆”。1994年,因在近旁要修建明石海峡大桥,不得已将原建筑进行解体,之后在原址西南方向200米处加以重建,2000年4月建成。现在我所见到的,就是那时落成的建筑了。世事沧桑,好歹还是完好保存了最初的建筑样式甚至大部分的建材,因移情阁是日本最初的钢筋水泥建材构造,又加上与孙中山的因缘,因而在2001年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2005年改名为孙文纪念馆,一直使用至今。孙中山与日本的因缘虽然极深,此地却是日本纪念孙中山的唯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