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5日报道,“秋风起,蟹脚肥”,正值吃大闸蟹的时节,商家们纷纷搞起优惠促销,蟹黄膏肥的大闸蟹也频频出现在各大直播间。

不少消费者出于自吃、送礼等需要购置了蟹卡蟹券,却在兑换时傻了眼,蟹券的坑又来了……

资料图:螃蟹。朱琳琰 摄

蟹卡兑换遭遇重重陷阱

——买时容易“换”时难

“为什么兑换个螃蟹这么难?”近日,家住河南的消费者小橘(化名)吐槽,“要么时间过了通道关闭,要么系统维护通道关闭,要么周末节假日系统关闭……系统还有正常的时候吗?”

“虽然是别人送的蟹卡,但怎么也要兑换到手,不能让商家钻了空子。”多次尝试的小橘终于预约成功。她向记者表示,“现在显示是11月1日发货。”

小橘还在等待发货中,但消费者莱莱(化名)则遭遇了商家的“暗箱操作”。

据莱莱讲述,此前自己在某直播间购买的蟹卡,预约了9月30日发蟹,到10月2日迟迟不发货,后发现商家私自修改了预约时间,改到了10月7日。面对商家不按预约时间发货的行为,她直接选择了退款。

——缺斤少两品质次

虽然成功兑换了蟹卡,但近日收到大闸蟹的消费者波波(化名)并不开心。

此前波波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两张蟹卡,4两的公蟹和3两的母蟹共16只。但近日到货后,察觉到分量不对的波波分别称了重,发现没有一只是足两的。

“带着绳子称都不够,去掉绳子会差一两以上。”波波告诉记者。

资料图:养殖户在苏州阳澄湖捕捞大闸蟹。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李鬼”阳澄湖大闸蟹

除了难预约和缺斤少两,一些商家还冒充阳澄湖大闸蟹售卖。

近日有消费者分享:用蟹卡兑换了阳澄湖大闸蟹,但收到货后发现,不是官方公布的防伪标识。

中新财经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有不少声称售卖阳澄湖大闸蟹的店铺。在某售卖阳澄湖大闸蟹提货卡的店铺里,商家告诉记者,“是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有防伪环。”

但记者注意到,购买者晒出的图片里显示的防伪环,与官方公布的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溯源标识并不一致。

现实生活中,与上述消费者有着同样遭遇的并非少数。

江苏省是大闸蟹的主产区之一,2023年第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消费投诉和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共接到关于蟹卡蟹券投诉324件,舆情信息19700条。主要集中在:高标低售花样多,兑换信息不明;卡券兑换困难,无法正常使用;大闸蟹品控差,质量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