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在2024年退休一个月一般可以领导多少钱
机关事业单位2024年10年过渡期结束,待遇会降低吗?了解一下
按照国发〔2023〕2号文件和人社部发〔2023〕28号文件规定,2023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了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实施了并轨制,养老金计发受到改革影响,改革前已经退休的人员养老待遇不变,改革时还未退休,但属于改革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待遇计发影响较大,被称为中人,中人的养老金有的按照老办法计算的较高,有的按照新办法计算的较高,为了确保待遇的平稳过渡,中人的养老金计算设立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2024年中人10年过渡期结束,待遇计发将完全按照新办法执行,也就是和企业完全并轨,那么待遇会降低吗?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是按老办法计算的待遇,改革对他们基本没有影响,因此,我们主要来看2023年后已经退休的中人和10年过渡期后(202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待遇是否会降低。
第一,机关事业单位已经退休的中人待遇会降低吗?
2023年10月后至2024年10月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计发有10年的过渡期,按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的部分,每年补发10%,到2024年10年过渡期结束,就全部补发到账,将于2024年10月领到按照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
比如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2023年退休,按照老办法计算养老金为5000元,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为6200元,那么2023年补发高出部分1200元的20%,也就是240元,2023年补发高出部分960元的30%,即280元,2023年补发高出部分680元的40%,即272元,……,直到2024年补发高出部分的100%,全部补发到账,将按照重新核算后的待遇领取养老金,自此,中人的养老金才正式走上正轨。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已经退休的中人待遇并没有降低,而且过渡期结束后,领到最终核定的待遇,不再进行重新核算和补发。相对来说,待遇反而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年基础养老金都在调整,所以补发多少也会有所变动,并非退休时核定的基础养老金不变。
第二,2024年10月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待遇会降低吗?
由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普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以2024年10年过渡期结束后,机关事业单位新办理退休的人员担心养老金会有所降低,但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即使中人的待遇,多数人也是按照新办法计发更高。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构成,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余额、计发基数、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体现了“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更显公平,更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待遇较好,缴费基数较高,因此,养老金也不会太低,加上从2023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还参加了补充养老保险,即职业年金,退休时这也是一笔不少的养老待遇。
总的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和物价水平上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不会降低,反而会随着计发基数提高,以及个人缴费累计,而有所提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