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养老金一般平均是多少钱一个月,两分钟带你了解
2023年起,养老金平均发放,每人每月5000元,可行吗?
养老金是大多数退休人员唯一的收入来源,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如果每月能够领到5000元的养老金,相信各地的退休人员都能安度晚年。目前,确实有部分退休人员每月能领5000元,甚至上万元,但大多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3000元左右,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农民平均每月甚至只有200元左右。可以看出,养老金的高低差距较大,因此,有人提出,2023年起,养老金平均发放,每人每月5000元,可行吗?
首先,按照人均5000元的标准发放确实能够解决老人们的养老问题,使所有老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也符合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但是就目前来说,从2023年起,养老金平均发放,每人每月5000元,还有诸多现实阻力,这一发放方式并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我们依次来看。
第一,不符合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
按照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无论是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想要退休后领取养老金,都得事先参保缴费,而且缴费档次有高有低,有的人缴费较多,有的人缴费较少,计算养老金时,自然是多缴多得。所以养老金的发放是以缴费为前提,以缴费多少为发放标准的依据,并不是平均主义。
如果2023年起,养老金平均发放,每人每月5000元,那么,原本养老金高于5000元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会有所下降,不符合“多缴多得”的原则。对现在正在参保缴费的在职人员来说,这无疑是在奖懒罚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提高缴费档次,延长缴费年限,只等着退休后养老金平均发放,极大地打击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养老基金收入来源将缺乏保障,整个社会的干事创业激情将被削减。因此,任何时候,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都不能轻易撼动。
第二,退休人员的退休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平均发放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
我国目前执行的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同样条件下,退休越晚,养老金越高,即“晚退多得”。即使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没有实际缴费的工龄,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人员的退休年龄不同,工龄不同,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多少。
目前,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但有的退休人员工龄却达到了40年以上,如果2023年起,养老金平均发放,工龄15年和工龄40年,均为每人每月5000元,那么,对于退休较晚,参工较早,工龄较长的退休人员不公平,难以执行。
第三,养老基金难以负担。
养老金是依靠养老基金在发放,目前的养老金水平,也是按照养老基金的实际储备情况在测算、发放和调整,脱离养老基金谈养老金如何发放,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在3000元左右,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则在200元左右,但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比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数多出3000万人左右,达到1.6亿多人。如果每人每月平均发放5000元,这一标准远超目前的实际发放水平,养老基金难以负担。
第四,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工资和物价水平不同,退休人员的生活成本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工资和物价水平不同,退休人员的生活成本不同,无论是房价还是日常生活用品,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消费水平都有所不同,城市和农村也有所不同。所以如果2023年起,养老金平均发放,每人每月5000元,那么,对于原本生活成本较高、养老金较高的退休人员,生活质量将下降,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开支,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或农村的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可能会一时有不少富余,出现无处消费的情况,只有将钱存入银行,不利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综上所述,2023年起,养老金平均发放,每人每月5000元,是不可行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