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技巧有什么?有关写作的这三个秘密
转眼已经工作11个年头了,每天离不开的一件事就是写材料。很多人提到写材料都说难,首先联想到的是坐在电脑前加班的场景。写材料确实很难,坐地住的耐心、独辟蹊径的悟性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缺一不可。
公文写作很难,但也很重要,在日常工作中离不开、少不了。小到个人工作汇报,大到大会报告,都需要公文写作。体现工作成绩需要公文,表扬先进、通报问题需要公文,安排部署工作需要公文。公文质量的高低好坏,关系到上级对下级工作的了解、认识,关系到工作推进顺畅与否。一篇公文,说大了能决定工作的成败、个人的成败,所以说,公文写作十分重要。
一篇文章的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做到最好写出的文章,领导看过之后会提出修改意见,甚至于完全否定你的努力,把你写的文章说是一无是处。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内心是抵触的,我会想“我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怎么到领导那里变成了没有责任心,没有用心的结果。”需要承认的是,文章经过多个人看过之后,修改之后会比初稿要好,这就是集大家的智慧的结果。
对于写文章,每个人有各自的习惯,各自认为相对比较好的方式,但一味地认为自己的方式就是对的,就是好的,也是不对的。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一篇文章,级别低的领导看过并修改之后认为可以了,他再呈给高级别的领导审阅,高级别的领导又把之前领导修改过的文章修改的面目全非,并说文章写的什么都不是。这里面有一定的原因,一是各自认可的文章有差异,并不是作为领导修改的认可的就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二是各自的站位不同、高度不同,要求不同;三是各自的文章写作水平不一,本来文章就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传递感情,这就是写文章的基本之意。
写文章,表达内心所想,传递所感所识,应该是一件恬淡惬意的事。想到诗仙李白,飘逸洒脱、出口成章,写出万千佳作,这样的大诗人、大文豪,他的内心世界、精神供养应该是十分充分的,一展心中抱负时的诗,郁郁不得志时的诗,都是他的诗,都是他,也都是真实的他。能够写文章,表达自己,抒发内心思绪,是很幸运的。
写文章,作为一项工作时,应该如何看待呢?写文章是件苦差事,难在需要耐心、毅力,孜孜不倦的努力。写文章作为一项工作时就被赋予一定的功利性,写的好了领导认可,写的不好了领导批评,写文章于是倍增压力,谨小慎微,恐怕出错,难以平心创作。有些时候,工作中写文章完全是形式主义、应付主义,没有干的工作或者说是干的并不扎实的工作,硬要写出工作成绩、亮点,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虽然感觉是浪费精力、时间,又无能为力,只能硬着头皮勉强为之,增加了对写文章的反感。有些时候,一份材料要的急,临时通知,毫无准备,需要尽快形成一篇汇报,让人措手不及,这里面有一个对工作的熟悉程度、日常有没有相关材料积累的问题,对工作够熟悉,能快速对文章需要哪些内容自己怎么谋篇布局,从哪些地方找这些内容,做到了然于胸。
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应该怎么办?首先,要正确对待写作,把写作当做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爱上写作,多向他人学习。其次,要付出努力,多看书,学习好的文章,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表达方式,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写文章时就能做到胸中有墨水,文思如泉涌。最后,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写作时遇到顺境、逆境,领导批评、表扬,都能泰然自若、平心静气,始终坚持自我,坚持在写文章、在写作上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个人,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努力总有回报,付出才有希望。漫漫征途,一步一个脚印,总能到达彼岸,向每一个努力的人致敬。
有关写作的这三个秘密,我现在才知道
昨天我写了一篇1700+字的文章,自己对这篇创作还算满意。
想到了之前加的好友七七,她对于写作有很多心得,并且愿意跟同行交流,最重要的是,她免费帮人改稿。
之前我和她聊天的时候说自己想要写作,她也很热情地说你什么时候写好了,都可以发给我看。
对于我来说,这篇可以拿得出手,于是我主动联系了七七。
我没想到,一小时之后,她发了改好的文章给我,而正是这篇文档刷新了我的认知。
她只是在我的基础上稍微改了几句话,几个词语,文章的那种流畅感瞬间就体现了出来。
我恍然大悟:原来文章还可以这么写,这就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情感文。
我们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小时的沟通探讨,我总结了下面这三个写作秘诀,今天分享给大家。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动动您的手指留下有爱的点赞和评论哦~
有受众的标题,会让文章更加出彩
我的标题属于陈述事实的三段式长句,单单从我的标题中,看不出来这篇文章适合哪些人读。
或者说对谁有用,比如“我给自己500块,犹豫了一周却花不出去时,我悟了”。
而七七帮我改的标题是简短的一句话,比如“二十几岁女孩该有的样子”。
这简短的一句话,有三个重点:年龄,性别,还有文章要表达的主题。
那么文章的受众就很明确,是二十几岁的同龄女孩。
这个时候就会生出疑问“我该是什么样子的女孩呢?”那么这部分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愿意点开文章去看。
所以一篇文章它的打开率高不高,和你的标题有没有给到读者充分的信息,有很大关联。
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自己写的每一段,都很平淡,也没有一些承上启下的句子。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很乏味,就像是两个人在聊天,但却各说各话,每一段都是独立的,需要读者自己给它拼凑起来。
那这就让读者增加了工作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样不能全情投入的一口气读下去,代入感也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作者自己做到前后连接,语句通顺,不能给自己的读者制造麻烦。
多一些细节描写和情绪变化
有时候,我们写文章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只要把一件事表达清楚就够了。
实际上,这就像小时候我们写的日记“今天天气很好”,“终于放学了”一样。很单调很平淡地描述了一个事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因为你表达的这个事实,像是一个有关自己的成长记录,别人并不感兴趣。
没人会关心你今天头发没梳,走路低头玩手机撞到了人。
我们需要的,是这个事情中,你的心理活动,还有你的情绪变化,这样文字才能鲜活,才有意思。
以上,是我昨天花了三个小时针改稿和沟通时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写作的秘密。
这次交流真的好棒,原来自己一直在“自嗨”式写作。
还觉得自己写得很好,现在想起来脸颊都发红了,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哈哈。
看来自己还是一只井底之蛙,在这条路上还是要继续努力,才能有进步啊!
如果今天的这篇总结分享对你有用,那就留个有爱的点赞再走吧,你的点赞就是我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呀♥
我们下次见~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写作是一条小径,让我们得以在小径中和自己相逢、相知、相守。
其实,写作就是记录,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今天阅读《写出我心》这本书,在作者看来,写作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就是把周围发生的一切,用文字原原本本的写出来。
像照镜子一样,镜子里面是什么样子,你就呈现出什么样子。
我们时常会因为没有素材可写而苦恼,在作者看来,这都不是问题,生活中随处可见都是素材。
一朵花、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场景、甚至是书中的一句话都可以写,写都写不完,怎么会因为没有东西写而苦恼呢?
还有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描述下今天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或是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比如蓝色,出门转一圈,只关注蓝色的东西,回来之后再开始写。
素材源源不断,只是我们不善于观察而已。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行事匆匆,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用心去体会生活,周围的一切就像过眼云烟一样,一扫而过。
观察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是动用我们的五官认真去感受。
早上起来,感受明媚的阳光,听着车水马龙的街道,闻着早餐店飘来的阵阵清香,踏上了今日的征程。
有时看到别人的文章写的很棒,自己会产生退缩的想法,他们也是从小白开始的。
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你只有开始了,才会变得很厉害。
自己刚开始写作也是很头疼,连500字都达不到,现在我做到了,500字根本不在话下,我要奔着1000字努力,这就是进步。
图片来自网络
自己能够取得进步的原因,归功于以下两点:
1、坚持每天日更
刚开始确实有点困难,我的目标就一个,就是要写够500字,问题出现了,自然就想办法解决问题。
然后运用黄金圈法则,what-why-how,按照这样的结构来写。
里面再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故事典故等,自然也就能够完成。
2、每天早上写日记
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比如5分钟练习。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内容限制。
不考虑语法、标点符号、逻辑关系这些,就是不停的写。
目的就是让自己能够书写顺畅。
太阳不是每天都有,写作也不是每天都有灵感,总会有不想写的时候,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介绍几个方法,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
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写作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写作
找一个喜欢的地方写作,比如喜欢喝咖啡,那就去咖啡馆开始你的创作,既能喝咖啡也可以写作,一举两得。
不要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任务去完成,不要变成负担。你可以认为它是在记录你的生活,记录自己的感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