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哪里的特产?为什么大熊猫会在成都很常见?
深秋,正是广元青川柿子成熟的时节,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柿子如小灯笼挂满树枝,点缀着沟沟峁峁,喜“柿”连连。
喜事连年有,今年更不同。继广平高速(青川段)建成通车、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之后,11月10日—14日,四川省第十三届(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第十二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将在青川县唐家河旅游区举行。
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的广元市青川县,因“其水清美”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有“得陇望蜀第一县”之称,战国木牍、吕不韦铜戈,一文一武两件国家一级文物,见证了青川县的文脉和传承。这里生态优良、山清水秀,地处九寨沟旅游环线上,唐家河被誉为“世界动植物的基因库”,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区,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等2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珙桐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境内还有“西南第一湖”——白龙湖。
近年来,青川县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以唐家河旅游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的品质,全力打造“熊猫家园、青秀之川”文旅品牌,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扭角羚在唐家河大草堂奔跑
拼“创建”“四箭齐发”做优存量做强增量
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对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重要意义,如何让文旅产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青川县在启动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之初就提出,关键在“创建”二字,重点是拼创建过程,使文旅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抓手。
为此,青川县“四箭齐发”:建强体制机制、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丰富文旅业态、做强公共服务。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构建统筹全局的旅游发展体系。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
唐家河红叶
青川县成立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和指挥长,下设7个工作组,分别由2名以上县级领导牵头推进,抽调乡镇、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名县创建办公室集中办公。建立日汇总、周通报、月评比、红黄旗等工作机制,“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倒排工期表”,先后召开誓师会、培训会、专题推进会、问题会商会等会议12次。县四套班子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现场调研督办,县纪委监委和县目标绩效事务中心成立专项督办组,对创建工作全过程督办,名县创建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点位建设现场督办,推动形成创建热潮。
全力以赴打造精品景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金字招牌。青川县抢抓广平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机遇,将唐家河旅游区作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的突破口和主阵地,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整合财政资金,大力招引社会资本,加快推进唐家河旅游区提质升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