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公务员都是碌碌无为,老李终于放下执念,从此云淡清风,坦然面
老李1967年出生,重点大学毕业,是我在乡镇工作过的认识的老大哥,比我大13岁。2001年,我刚到乡镇工作时,老李已经干了镇农业办主任5年。我清楚地记得,老李有三次参与提拔晋升的竞争,但都没有成行。
第一次:2002年,我们乡镇缺一名副镇长。35岁的老李认为自己干了6年多的农业办主任,各项工作完成得不错,任职资历也比较占优势,这次提拔应该有戏。于是,老李鼓足勇气向镇两位主要领导汇报了个人想法。两位领导回复:组织会积极考虑的。老李憧憬着提拔为副镇长,工作更加卖力,主动承担很多职责之外的重要工作。过了许久,老李没有等到县里的考察组。而填补副镇长空缺的是县政府办公室一位领导秘书。面对这样的结果,老李郁闷了好久。但是没有办法,人家是领导秘书,自己却是农家子弟。
第二次:2004年,我们乡镇缺一名人大副Z席。37岁的老李认为,上次没有提拔成功,这一次应该轮到自己了吧,自己在乡镇正股级干部中排名第一位;再说,乡镇人大副Z席这个职位,虽然是副科级领导,但没有实权,属于边缘岗位,应该没有人与自己竞争。老李照例找乡镇二位主要领导汇报个人想法,得到同样的回复:会积极考虑的。过了一个星期,县里考察组到镇里,考察了两名干部,一名是任职正股级不到4年的47岁的财政所长,另外一名就是37岁的老李自己。随后是任职公示,但是公示人员是财政所长,而不是自认为更有提拔优势的老李却。老李伤心不已。后来有人告诉老李说,财政所长不仅找了镇主要领导,而且还找了县里一名实权领导,老李虽然一同被考察,但仅仅是“陪练”。
第三次:2009年,我们乡镇空缺一名党委委员。经过前两次的失败的提拔经历,42岁的老李已经看清了看透了泄气了,对待提拔晋升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积极、不主动,不勉强自己,不削尖脑袋。但是与老李关系比较好的组织办主任,不断鼓动老李参与此次竞争,说老李是乡镇后备干部,年龄已经不小了,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此时不搏何时搏。老李的老婆也是给老李吹起了枕边风,鼓励老李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本来已经放下执念,但受朋友和家人的鼓动,又燃起一丝希望。老李向镇里新来的汇报个人想法,并拜访了县里一位老领导。经历过前两次的失败经历,这一次老李倒是显得很淡然。最后的结局还是与前两次一样,镇党委委员是从县委办空降下来的一位选调生。据说,县一位主要领导很赏识这位选调生,把他当作重点培养干部。
3次提拔未果的经历,让老李从此对提拔这事再也提不起兴趣。或许是对仕途已经看透,老李多次向镇领导提出辞去农业办主任职务转任普通科员,镇领导均不同意。2023年,45岁的老李4生了一场病,住院了3个月。此时,镇里决定免去老李的主任职务,转为普通科员。转为普通科员后,老李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个人养病上、照料家庭,每天按时上下班,对提拔晋升、评先评等敏感事项,几乎不参与、不发言,连其他干部的民主测评都懒得参与。2023年,我从乡镇党政办选调到市直办公室,老李还是科员。2023年底,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老李终于享受了副主任科员待遇,但级别还是科员。2023年底,公务员职级并行,老李套改为四级主任科员。
这就是在乡镇干了多年、多年不提拔的老李,不是老李不努力,不是老李素质不够好,而是老李运气不佳、外力不强。
今年中秋节,我回老家与老李小聚,聊到提拔晋升,老李说了三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①面对工作,面对提拔,自己努力过、拼搏过,即使最终提拔不了,对自己也有个交待,毕竟努力过奋斗过,也不枉在体制内打拼过。②在体制内,应当把提拔晋升看得淡一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云淡风轻、从容淡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胜之坦然、败之淡然,不困于心、不乱于情,顺其自然,乐观向上。③务必要照料好家庭,锻炼好身体。在县乡一级,再怎么努力,顶多也就是个科级干部。在单位,我们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小草;在家里,我们却是主心骨。凡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无论工作多繁忙、时间多紧张,都应当抽空陪伴妻儿子女,多与他们聊聊天、吃吃饭。官当得再大,职位再高,家庭不和睦,个人身体不好,最终的一切都是浮云。世界上能够永远陪伴自己的,只有家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的身体,身体没了,再多的钱财,再高的职位,都是多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