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刺激低价课信息传播?

其实在2023年低价课竞争全面爆发前,北京新东方已经默默的做了好几年针对入口年级的低价课,但是只是数学一科低价(50元),效果也没有太理想。

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初一入口班的家长心态是:我肯定要报语数外三科的(因为那个暑假学生确实很闲),你低价一科,我还是得花不少钱,诱惑力并没有那么强。

另外在这方面,再说一个比较搞笑的误区。前两天有个校长说,他的竞争对手今年搞99元三科,他就搞66三科,一定在价格上压竞争对手一头。多么天真的想法。几千块的价格差还有可能影响家长决策,几十块的价格差对家长决策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真有家长真的是为了这便宜的几十块报了你的班,那是你的悲剧,因为你大概不能做到让他续班。所以,低价就低价了,比谁更低没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说,即使你赌气,不光不要学费,还给家长送点钱,意义也不大——除非你送大几千,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低价多低,对于信息传播也是有两面影响的:价格越低,当然对直接传播的刺激越大,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适当收一些费,刺激家长对于低价信息的二次传播——比如以一定的小优惠刺激家长转发我们的信息或团报等。

为什么小机构和新机构低价班不好做?

有的校长信心满满的说,狂打广告,低价轰炸,必然成功!

这不是明智之举,教培行业的固有特点决定了没什么口碑的小机构或新机构烧钱砸市场的效率其实很低。

教培产品对于消费者家长来说,同样是试用风险较大,而且试用的时间成本较高,所以,没有任何品牌和口碑背书的低价课对于家长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强。短期内广告只能起到通知作用,并起不到树立品牌的作用。

简单解释下。班课是需要规模化招生的,即在一定时间节点招到一定规模的学员数量,这其实是比较难的。但是,零星的招生其实是不太难的,只要有恒心。

小机构和新机构要做的,就是在较长周期内(比如一个春季)不断积累这些零星招到的家长,让他们提前体验机构的产品,给他们更好的服务和咨询,确保一个一个让他们对机构产生信任,从而在暑期让这些家长给机构的低价班做背书。这当然是苦活累活,但这几乎是小机构新机构唯一的办法。

低价的目的是为了刺激更多人去体验我们的产品,认同我们的产品质量,从而转化成付费用户。暑期孩子们的时间一般比较多,或者叫孩子的时间成本比较低,非刚需产品低价对于家长的吸引力自然就比较大,但这并不意味这家长上这个课程真的是有需求的。最起码我平常听到的家长“反正假期也没啥事”这种话是不少的。

这就导致,我们在短短的10来天,想把大量对产品需求很低甚至没有需求的家长的产品需求创造出来的难度极大。

续班率低也就忍了,能把续下来的学生踏踏实实待下去也行。但这也是难度极大的。有部分需求不强烈的学生家长,虽然被老师在暑期课“强力续班”留下了(低价班服务重要,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是指望老师每天都像带低价班那样拼是不现实的。)但是在未来的正课中,他中途因为某些原因(最常见的是和其他课撞时间)退课是很容易发生的。

因为家长们都渴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然而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显得盲目无助,不知道如何有效引导学习,这是家长们的痛点。

此时,打造一个帮助小孩提升学习成绩的“每周咨询研讨会”,定价 680 元,在会议中,分别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理念和方法,教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如何给孩子做学习计划,如何跟孩子处理好关系等,把研讨会的门票或会员资格,通过精准渠道送给家长,每周可以邀请 10-20位家长同时参加,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帮助大龄剩女或离异女人,针对她们的性格与生活情况,提供最佳的择偶选择与夫妻关系处理咨询,并成立幸福俱乐部,咨询和俱乐部的会费标价 1000 元。

要知道,很多大龄剩女或离异女性,在感情方面是受挫的,甚至,有的不相信或是害怕感情,但又渴望获得自己的幸福,针对她们的痛点,把 1000 元的咨询与俱乐部会员卡送给他们,将立刻增加客户基数。

咨询服务虽然是比较厉害的引流赠品形式,但是,并非喊个口号就能吸引到潜在客户,还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1、 描述出咨询能够解决的具体问题及结果;

2、 咨询服务必须标注好锚定的价格以提升价值感,从而让客户感觉重视。

3、 必须使用大量见证;见证是让客户最快说服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