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电商大战申通成了京东典型的牺牲品,那些战斗中被打死的快递
以后在京东买东西你将无法使用申通快递,这就是典型的巨头之间的商业竞争影响消费者的生活。在7月24日,京东发布了一份通知。大概意思就是说,京东旗下的开放平台与申通、全峰、圆通等快递的合将会陆续到期,承运商可能无法在发货列表里面选择相关物流,物流信息也将无法展示。
现如今在京东商家后台的发货列表也看不到申通快递了。正常来说,在商业合作中,一般合同到期只要续约合同就好了,京东如此做法显然不合常规了。当申通的负责人接到商家和用户的反馈后,也是不停的在和京东的相关负责人保持沟通联系。但是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不过京东的负责人再也沟通中表示此次终止合作与申通的服务质量无关,那么终止合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还得去阿里巴巴说起,阿里巴巴在2023年3月11日以46.6亿人民币入股申通快递,又在同年的8月4日,追投99.82亿人民币。其实阿里去年3月投资的46.6亿人民币买下了申通14.65%的股权,而又在同年的7月份和申通股东签署了购股选择协议,说是阿里巴巴可以在三年内购买一部分申通的股东股权,或者是部分股份,如果这些交易一旦完成。那么阿里巴巴将会持有申通的46%的股份,成为了申通的第一大股东。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即将成为了申通的控股股东,申通也将成为阿里体系的物流之一。然而京东就想阿里既然可以入住我京东的平台。那么为什么我京东不能入驻阿里平台呢?为了对等,于是京东向阿里提出要入住阿里旗下的电商平台的合作需求,但是阿里迟迟没有给出回复。所以京东就拒绝的申通的商业合作。
所以终归原因还是因为阿里和京东这两大电商巨头的竞争,从而导致京东拒绝与申通合作。但是京东的底气何在呢?京东的第一大股东并非是刘强东而是腾讯,刘强东只是京东的第二大股东。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腾讯的撑腰,才有了京东现在的底气。
不得不同情一下申通,在这件事情之中,申通只不过是两大巨头谈判破裂的牺牲品罢了,成为整个事件中正真的受害者。所以后续有了一序列申通对京东平台的起诉,利用平台霸权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无奈又喊着搞错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