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业都差不多,这里以法律案源做个看法:

  1. 法律咨询是个非常低频的行业,重点还是一次性开发,而不是像消费品电商做不断复购,但做好做精是必须的,因为口碑影响二度资源;

  2. 大案源看中律师品牌及律师资历经验,小案源一般律师就可以解决,主要还是触达及专业性解决问题;

  3. 行业存在2/8分成效应,大品牌大律师收费高,2成律师拥有8成案源,而年轻律师难以获得案源;

  4. 案源均是有诉求的人,那么核心是:建立律师与这些客源的沟通桥梁;

  5. 案源如何而来?

  • 利用好关系网

一度资源:

日常社交媒介,亲友圈、业务圈,敲定可触达的潜在客源范围;

互联网社交圈,微信等各类可以触达潜在用户的社交工具,让对方知道你/业务的存在;

二度资源:

与同业、异业合作,如法律咨询公司、行业协会、法律座谈、法律支援等;

通过一度资源介绍或转介绍;

  • 运用好互联网

自媒体营销:建立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百度号、专栏等,这个是个系统性工程,专业在法律的律师其实不太适合花大量精力在自媒体营销上,不推荐;

流量平台推广:百度搜索、今日头条、抖音等竞价推广,需要投入网站建设,且按点击付费,律师本身也不擅长做互联网营销推广,所以在转化漏斗的每步转化效果控制上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效果平平;单个律师或者小律所无法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不推荐;

法律咨询类网站/APP:头部2、3家网站拥有大量注册律师和日活,可以尝试,律师通过会员费、广告费、店铺费等获取咨询资源;这类律师准入门槛不高,可以尝试,展示位、广告位有限,类似于开了个律师行业的淘宝店,能起多少效果还是各自尝试后看效果;

新商贾精准营销:目前已经和不少律师律所合作(有意联系微信:linyu_2007,注明:知乎法律)。我们完成自己擅长的营销推广,直接帮律师把客户带“上门“,将咨询和转化两步律师专业的活留个律师完成。可以根据律师对案件类型、工作时段、城市等多重要素精准匹配失效性客户,通过api对接或免费的CRM系统定向提供给律师/律所,律师将公域资源私有化。

6. 互联网获客与关系网/口碑获客的差异性:互联网面向的客户是C端,故具有平均单价不高,客户关注性价比及解决问题,对品牌等弱化不看重(且隔行如隔山,也分不清律所的大小和品牌大小),重点在沟通技巧和专业性;圈子营销主要是口碑和专业性,因为有了一定熟识度和信任感,促成的概率会大许多。

最后,21年重点从金融科技转移至互联网精准营销,两者均欢迎探讨交流!祝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