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按照运营一家公司/平台的基础框架,将个人品牌的打造分成顶层设计、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和数据运营七个模块。

一、顶层设计

小米的雷军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认同: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运营公司要制定战略,打造个人品牌也一样。我们不仅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制定好了顶层设计,在个人品牌打造的漫漫长路上,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才不会在遇到问题时轻言放弃。

个人品牌的顶层设计我们可以从精准定位、商业模式和运营原则三个方面展开。

(一)精准定位

顶层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所谓定位利用营销大师特劳特的解释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使之成为某个类别的代表品牌。

我们知道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目标用户心目中的印象和口碑,如果进行高度抽象以后就是一个标签和符号。因此个人品牌的定位就是要我们找到自己在某个特定领域上的标签和符号,让需要你服务的人,一提到这个领域就会想到你。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自我、明确定位、锁定标签这三个步骤进行精准定位,锁定自己独特的标签。

1、认知自我

认知自我就是要我们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扬长避短。第一,找到优势,放大优势。有些朋友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们对自己的朋友同事家人做一次采访,看看他们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或者你平时多多的留意你的朋友、家人、同事一般在什么问题上会请你帮忙,那么多半这个领域就是你的强项。第二,弥补短板,规避劣势。个人品牌打造需要多项技能,有些技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的我们要通过刻意练习来弥补;有些我们缺乏天赋的我们要尽量规避。

2、明确定位

有了清晰的自我认知后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也就可以给自己做定位了。说到定位我们再借用一个几何上的概念,在地球上我们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比如北京(中心),我们会说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在二维四象限的坐标系中也会用(X=?,Y=?)来确定一点。在个人品牌定位上我们也可以借鉴几何上定位一个点的方式,找到特定的纬度来给个人品牌定位。我们可以综合认知自我的找到的个人优势、个人兴趣爱好里关注的领域或者自己从事的职业以及目标用户三个维度进行定位,三个维度交叉的点就是我们的定位。

3、锁定标签

我们明确了定位之后还需要将我们的定位传达给我们的目标用户群体,这就需要我们提取关键词,然后锁定个人标签。精确的个人标签具有筛选用户、激活用户和强化认知的作用。

在标签的锁定上我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自己为中心做定位,这样的方式见效慢但是更持久。这里给大家举三个例子:papi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罗振宇——有种有趣有料;罗永浩——一个理想主义者。第二种方式就是借势,借助知名人物做自己的定位,这样的方式见效比较快,但是不持久同时也会笼罩在别人的阴影里。比如很多中国的城市会宣传自己是东方威尼斯、东方巴黎、中国的拉斯维加斯;有一些女演员会被打上小章子怡、小张曼玉的标签等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你在的行业+某位名人或者你的地区+某个名人的形式来定位,比如脱口秀演员庞博的定位是交大吴亦凡。如果你在互联网行业且颜值比较出众你可以说你是互联网圈的彭于晏;如果你比较幽默风趣你可以说你是XXX届的郭德纲等等。

在做个人品牌定位时,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滥用第一、唯一和开创者;二是过分追求细分。

企业在做产品的营销定位时,有两个经常提到的法则,一个是不做第一就做唯一,一个是谁开创一个品牌谁就是这个品牌的老大。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港荣蒸蛋糕——以前的蛋糕都是烤得,港荣推出蒸蛋糕的概念就成了这个行业的老大;衡水老白干——原来的衡水老白干被定义到了清香型白酒里,清香型白酒里高手林立,尤其是汾酒名气本来就大,衡水老白干很难出头。后来衡水老白干找到了老白干和清香型白酒的差别,申请了老白干香型,衡水老白干自然就成了这个香型的代表;唇动白色经典——以前的巧克力涂层蛋糕都是黑色(巧克力色)的,唇动找到了一款白色的巧克力,于是它的口号就成了白巧克力蛋糕开创者。

很多人在做个人品牌定位的时候也会模仿这企业品牌定位的规则,给自己贴上某某行业第一、某某门派开创者、某某领域创始人的称号。如果你在该领域本来就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这个领域确实存在,你给自己这样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国14亿人口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领域和门派呢?因此不要随随便便的给自己扣上XX大师、某某开创者的名头,不但不会让用户感觉到你的高大上,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比较浮躁不踏实,建议大家不要玩概念,踏踏实实的做好服务,真诚是个人品牌最好的基石。哪怕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大众领域,只要在熟知你的人群里你做的足够专业,也足以让你受益不尽。

我们都知道马云在2023年的云栖大会上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后来新零售的概念火了,雷军说就在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的上午他在别的场合早就提出了新零售这个词。但是后来我们一般认为新零售的概念是马云提出来的。通过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第一、没有那么多概念、门派、领域等着我们开创;第二、当你个人的势能不够的时候,即使你优先提出了某个概念、开创了某个领域你也承接不住。比如在我提出创始人IP化这个观点时,网络上没有任何关于这个词的记录,我可以说是【创始人IP化】概念最早的提出者,但是现在基本没有人知道,而这个概念已经被很多人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