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题外话,为啥是微信

真正让微信做大成为坚实护城河的,不是社交,而是支付。

两张不同的支付码,已经是民众的接受极限。这才是真正让微信在社交领域一家独大的原因。

大概是10年或是11年(不做精确)微信示意语音消息入局,然后利用摇一摇迅速膨胀。

曾经有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希望成为社交领域的第二个微信,包括草创“支付婊”事件。但阿里的顺序错了,社交+零钱支付和支付+社交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手机码字不详细说明,一想就明白。

下面说说为啥社交功能不是保微信的最大王牌

先说陌生人社交,由陌生人社交入场效仿当年微信借摇一摇快速增长,比如陌陌,soul不一而足,甚至有当年的女用户“露珠”周游世界不用钱的典型营销案例,但是陌生人社交目的是为了不陌生,这就表明了陌生人社交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必然有起有落。因此陌生人社交虽然可以入局但是不能对微信构成本质的威胁。才会有后面某些社交类app不得不向秀场转变。(相信我他们当年的宏图伟业里绝不会把秀场经济当做星辰大海)

那熟人社交或者某些功能性社交呢?开玩笑,微信的功能比得了自家的QQ么?即使加上企业微信与腾讯会议,QQ加tim难道不是现成的解决方案。

那为啥呢?问问现在的零零后,刚上大学,慢慢的就从QQ变成微信了,中学的各种非主流也有微信是给大人或者成熟的人用的标签。为啥?

因为零钱是大人通过微信转的。明白了 

那为啥别的社交app类不行呢?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时代,微信形成的时代是蓝海,这是事实却也是废话。那么第二是因为,其他社交类app缺乏泛支付场景。线上美团京东,哪家社交app的钱包可以无缝打通,线下(这里指人与人之间)移动支付已经需要两张码,一张支付宝一张微信,再加一张,多烦ヽ(‘⌒´メ)ノ,所以这也是云闪付类难以有实质性瓜分市场份额的原因。

有泛支付场景,有流量,似乎抖音是天选之子。然而我个人看字节的一些操作不觉得高层有这番魄力。

但这并非不可能出现能撼动微信的新社交。举个栗子 线下但是location是不是尚有间隙呢?而且吊民伐罪的旗头是不是可以用用呢。

不要老盯着别人走成的路。也不要老觉得这是某某制霸的时代,毕竟只有时代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