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的空间是第三代空间站,而使用了桁架式结构的国际空间站算是第四代空间站。

这个答案一出,问题就来了,难道是我们的空间不够先进。

这个想法可不对,最好收起来。

要知道我们的空间站亮相的时候,尤其是汉字标准的操作界面一出,大洋彼岸的美国那股子酸溜溜的味道,都蔓延了过来。

“为什么不是英文的?”

废话!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为什么要用英文。

好了,不说其他的,进入正题。

这个问题,最好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空间的演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这就能理解了,我们的为什么是第三代的空间站。

历代空间站介绍。

礼炮3号,是一艘军事侦察空间站,不仅装备了各种观测相机,甚至还装备有机枪。

运行半年就坠毁了。

礼炮4号运行了十五个月,礼炮五号运行了四百一十二天。

这个期间,美国也发射了他们的第一代空间站,叫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美国从1972年的二月份开始进行发射,前后发射了四次,也仅仅成功了一次。

这个空间站在轨十个月,就被宣布废弃了。六年后坠入地球,在大气层烧毁。

所以第一代空间站,大多都是带有实验性质的空间站,用来验证人们的一些猜想,为以后的空间站的打造,奠定基础用的。

第一代空间站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接口只有一个,就是来进行试验的。当初我们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也属于这一类的空间站。

接着就是第二代空间站的出现。


苏联的礼炮六号和礼炮七号都是这一代的空间站。第二代空间站的目的就是让宇航员长时间的驻留。

所以这两座空间站相比第一代空间站,不仅更加的安全和可靠,而且在使用寿命和扩展应用邻域,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当然最烦人空间站的燃料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比如空间站如果要保持在二百五十公里的高度上,每年光消耗的推进剂就有近五吨的重量;如果拔高一点,到达三百五十公里的高度,依然会消耗六百公斤的推进剂。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理所当然的就只能选择比较高轨道了。

当然这还是因为空间站的体重并不大的原因,如果太大,六百公斤也顶不住。

那么空间站在真空在飞行,为什么还要消耗推进剂呢?

怎么说呢?空间站在天空中依然受到重力作用,再加上空间站的位置是近地轨道,这里并不是完全真空,多少还会受到微弱的空气阻力影响。

所以每月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果不及时地用推进剂把他们推回去,很有可能被重力拉入大气层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