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烂尾楼变成景点?政府需要对此支持吗?
三年前,有两个造型奇特的建筑物因为热议成为红网地,其中一个叫水司楼,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的独山县。我们这次跨年自驾游正巧路过这里,网传水司楼正在被拆除,好奇心促使我想看看水司楼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水司楼成网红,“怪”不是推手
水司楼是独山县净心谷旅游景区打造的核心地标建筑,位于净心谷旅游景区内。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楼高99.9米,进深240米,共24层的大型全木质框架榫卯结构建筑。建成后,将准备申报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即: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筑、世界最大牌楼。
从建筑外边看,有人说恢弘,也有人说怪异。设计者是有着“湘西鬼才”名号的李宏进。按照他的设计理念以水族依山畔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和建筑特征修建,是水族人民的文化符号和智慧的象征。
此外,就是水司楼这个名称,它的原名称叫水司府堂,但是水司有什么出处?是干什么的?谁都说不清楚,就算是一个有噱头的新名称。
真正让水司楼走入人们视野成为网红打卡地的主要推手是独山县时任领导违纪和景区投资商资金链短缺,导致整个景区和水司楼并没有建成,半途而废,成为最大烂尾楼。
为此,国家住建部对水司楼提出的整改意见: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
并非木结构建筑
2023年,曾有一篇《4.5亿的“水司楼”长什么样子?钢结构建筑都惊了》文章介绍“这个建筑是大型全木质框架榫卯结构建筑,榫卯结构只能用实木、且技术要求高,造价高昂。”让我误以为整个建筑是采用了木结构设计的。当时还在想,木结构怎么能承担如此高的建筑?
实际,该建筑的结构还是钢筋混凝土的,只不过是在外部装饰上采用的木结构做罩面。除了施工队伍的技术问题,还有就是木结构存在的缺陷,这个建筑没过多久就出现了质量问题。
如:水司楼门庭、水司楼琉璃陶外装、水司楼门前汉白玉对狮、八卦楼、天王伞、净心大殿、文峰楼、九门牌楼、七角亭,等等。
景区收费10元,杂草丛生现状堪忧
翰林故里,静心福地,是景区的宣传口号。翰林指的是独山人莫友芝,也是独山人的骄傲。莫友芝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这也算是景区的文化落脚点。
看到莫友芝故居的大门就能知道,这个新建的工程并未完工。透过窗棂向内窥视,倒是颇有家境落魄的沧桑感。如果作为影视取景地还真的不错。
景区内有一条名称很美的河叫胭脂河,现在可能是枯水期,河床都见底了,到处是垃圾,气味难闻,一点都不美。
净心谷景区总面积20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翁奇村区域,是少数民族水族、布依族、苗族聚居区。因为景区开发,景区内原住民被迁至景区外,耕地没有了,许多人原指望在景区内某个工作,现在看遥遥无期。
净心湖水上休闲中心,水域面积约27亩,是一个打造的人工景观。夏天荷花盛开时也是非常漂亮。按照景区规划这里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水域。也是游客划船、垂钓等水上娱乐的极佳场所。
景区内90%的房屋都是处在关闭中,房屋本身许多工程都没有完工,再加上疫情这三年影响,哪会有商家来这里开店经商。景区门票原本定价是80元,现在收费10元,游客说不值。
“水司楼”洗心革面
水司楼会像关公像被拆除的结局一样吗?近一个时期,有传言水司楼正在拆除,的确是在拆除,但拆除的是“湘西鬼才”李宏进设计的水司楼外挂的木质结构,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非砖混结构主体。
木结构拆除后,可以看到水司楼混凝土结构的本来面目,其实很平常,因为国内百余米的酒店建筑并不算什么稀奇建筑,建筑面积60000平投资几个亿也都属于正常。从目前的外墙装饰看,那些展现水族建筑元素的飞檐翘角都不复存在,算是对水司楼的洗心革面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