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前年开始加入汤小小老师的团队,不知不觉间提高班从22期提高班带到42期,而且期期爆满。

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带了数千名学员:

有人从对新媒体文一无所知,到熟悉文章的框架结构,能够写出一篇新媒体文。

有人摘了小白帽,从对新媒体文一知半解到开始稳定上稿中小号。

有人突破了写作瓶颈期,攻下十点读书、樊登读书、慈怀读书会等之类的大号。

我观察了这数千名学员,总结了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三种状态,下面我会针对这三种情况一一分析,并且附带详细的方法指导。

文章偏长,大家耐心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基础不好,写不出

在往期提高班的学员中,对于新媒体文不是很了解,写不出一篇符合新媒体文要求的学员约占30%左右。

这种状态的小伙伴在交完第一篇作业之后,往往会大受打击。

因为这个阶段的学员能够写出来的稿件大都是自嗨型的,即便文笔优美、叙述流畅,它有个硬伤就是不符合新媒体文的调性。

这时候很多人心态会崩掉,很不服气地找我私聊:“我觉得自己写的挺好呀,为什么全是问题?”

我明白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喜欢被夸赞,而非被否定。

即便懂得,我的点评还是会直接指出你的问题,因为在新媒体文领域,玻璃心注定不会走太远。

我可以呵护你脆弱的小心灵,但频繁被拒稿时,难道平台编辑会来安慰你吗?

虽然说文字是相通的,但新媒体写作和传统文体写作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有传统文体写作经验的,当然是加分项,但如果盲目自信,就很难进入新媒体文的大门。

上过基础班的学员都知道,我们的基础班是分成21天把新媒体文的各个框架、结构以及细节剖开一点点来讲的,整个课程是从点到面带我们走进新媒体文。

这么多的内容很难用一句两句化去总结,即便总结了,处在这种状态的学员也是很难去理解运用。

提高班的重点是在写作业的基础上修改提升,如果写都写不出,想要提升无疑是天方夜谭。

所以针对这种状态的学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花个一天的时间把整个新媒体文的课程都去认真过一遍,系统地复习基础班课程。

就像我带的一名学员,她最开始对于新媒体文是完全不了解的,而且她非常忙,但是有一点她做的非常好,那就是:听话照做。

后来她连续跟了几期,在作业量不是太多的情况下,从新手小白直接突破了樊登读书,而且一个月连续上稿樊登读书3篇,这样的成绩是很不错的!

处在这种状态的小伙伴可以试试下面三个步骤,掌握的快慢程度看个人领悟能力:

第一步:花一段完整的时间认真复习基础班课程并适当做笔记辅助,了解新媒体文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第二步:根据新媒体文的框架重点和笔记内容,尝试自己回忆相关课程内容,针对薄弱的点,再次回顾相对应的课程内容。

第三步:尝试选一个主题,按照新媒文的要求去写一篇新媒体文。

经过这三个步骤之后,你就能够知道新媒体文和传统文体的区别,可以逃出自嗨文,磕磕巴巴写出一篇至少是新媒体文的稿件了,只有这样稿件才有修改的价值。

质量不够,写不好

经过了第一种状态,很多学员就进入了入门之后的第二种状态。

这类学员能够知道新媒体文的各种要求,也能够凑合写出一篇新媒体文,但是距离投稿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虽然文章整体写的没有问题,但是主题非常老旧或者常规;

虽然有多个素材辅助论证主题,但是素材不新颖、素材领域重复;

虽然字数凑够了,但是整篇语言啰嗦,不够精炼;

虽然文章写完了,但是主题偏离,逻辑混乱,全篇看下来不知所以然;

虽然有评论,但是评论假大空,说教感特别重,自己都看不下去……

这种状态的学员特别多,占比在60%左右,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在下面两个方面下点功夫:

1、 拆解大平台稿件。

拆解优秀的文章对于写好新媒体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一定要拆文,不拆文的新媒体作者没有前途。”

为什么要拆文?一方面不同平台的新媒体文都有属于自己的平台调性,只有你去拆解文章,才能体会其中的不同。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拆解文章辅助我们理解基础班的零碎内容,通过实际的文章建立起整体意识。

2、针对拆解的优秀文章,模仿练习。

新媒体写作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首先是模仿,然后再逐渐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

在拆解的基础上,我们在写文过程中,可以试着模仿一些比较好的框架结构、素材搭配、评论金句等等之类的小技巧。

在这样的模仿练习中,文章的质量自然也就提升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模仿练习不是抄袭,而且这个方法一定不能用太长时间,会写了就把这个方法赶紧抛弃了,否则就会进入一个模版化写作的误区。

这个阶段一般会维持一段时间,才能进阶。

我曾经带过一个学员,她各方面的基础和领悟能力都稍微弱一些,但是她非常有韧性,而且改稿的态度特别端正,最终从小白突破了樊登读书、十点读书等大号。

处在这个阶段的小伙伴一定要坚持哦!

拘于模版,写不新

走过了一二阶段,第三阶段就是hard模式了。第三种状态的学员能够熟练写出一篇稿件,但是写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写的文章千遍一律,写来写去好像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样子。

有时候,我不用看笔名,就知道某篇文章是哪个学员写的,出现这种情况其实问题就非常严重了,因为这样会严重限制你的写作类型,一旦之后的新媒体方向发生变化,模版化写作的学员必然会出局。

可惜的是,很多小伙伴可能走到这一步无法突破就放弃写作了。

写作初期的模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走过模仿这个阶段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直陷在一个被框住的状态中。

在提高班学员中,这种状态的学员大约在10%左右,他们能够上稿,甚至能够稳定小号,但是再往上,就走不动了。

因为最开始写作是通过模仿学来的,写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去套模版,这种写作方法写的时候简单,甚至能够快速达到上稿,但是副作用也很大。

但凡走捷径,总会留下后遗症。这种状态写作时,会发现没次写的稿件不管是框架还是素材搭配都是一种模式,写来写去每篇都长的差不多。

时间久了,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尝试跨出原有熟悉的写作框架,会突然发现自己一旦跳出模版,就写不出稿件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

模版化写作不是常态而是病态,这样写一定是走不长的。

大家现在是不是能够理解我在第二部分所说的,模仿练习一定不能用太久,拐杖用久了,就不会自己走路了。

针对这种状态,可以注意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 注意调整心态,改变这种状态要打持久战。

这种状态的学员,内心会是矛盾的:

一方面自己能够稳定上稿了,内心是用一定的优越感;

另一方面,想要突破困境,这个过程又是要推翻自己原有的成绩。

相当于一方面肯定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否定自己,所以心态一定是拧巴的。

在初期写作的时候走了捷径,想要再扭回来必然是一场持久战,就像树长歪了,再外力扶直,这个过程不仅痛苦而且持久。

所以首先我们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长时间战斗的准备,只有心态不崩,下面的方法才有用,心态崩了,什么方法都不能耐着性子用下去。

2、 有些进步,必须要先倒退。

并不是所有的进步都往前的,有一些进步,必须先要倒退。

这种状态下的学员,在调整心态的基础上,不要想着快速打破困局,不要想着能够马上突破中号、大号,而是要让自己重新退到起跑线上。

用小白的角度重新去审视新媒体文,从内心深处去挖掘想要表达的观点,在这种退回去的状态下,才能从正确的方向重新出发。

3、 跟着点评耐心打磨稿件,哪怕很痛苦。

想要从本质上走出模版,一定要有一个能够指出你问题的领路人,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和折磨。

我在纠正一个学员模版化写作的问题时,一篇文章改了一个月,可以想象一篇稿件被改了多少遍。

在二十多天的时候,这个学员的改稿没有按时交上来,我电话了解后才知道她心里在打退堂鼓,想重新再写一篇。

大家要注意,这个时候如果放弃了,相当于前功尽弃,而且下次还要重新再来一遍这个过程。

我电话跟她聊了很久,终于把这篇文章坚持改完了,后来这位学员终于走出模版化写作,成功突破了樊登读书。

以上就是大家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几种状态,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这世界上有很多路,但有些路必须自己去走一遍,才知道哪里有坑,哪里有路。

以上这些方法也一定是大家真正去做了,才有用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