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回事:一个未入门菜鸟的仰望
1
我用“写作这回事”做标题,是因为最近在看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这本电子书是报了一个六块钱的写作班送的。作为财务,我深知这种营销模式:以低价吸引客户群体,再转化为高端的客户。
但我拒绝进一步买他们高端的课程——三个月的课程,不是我吝惜投资自己,而是我真的不喜欢按套路去写作。我相信新媒体文有它存在的价值和道理,也许现在的社会,不需要太多的文笔,只需要套路和鸡汤就可以俘获一批躁动的心。但是真的不是我追求的那种——写作的意义。
但是用这个标题,我真的不配,所以加个副标题——我真的是一个未入门的写作菜鸟,但是我对文学有一种热爱,也没有多懂,仅仅是有颗热爱的心罢了。
2
我产生“作家”梦想的时候是初中看老舍的小说和散文开始的,那时候也写日记写流水账,不算真正意义的写作,真正的“创作”应该算是初中想写一部鸿篇巨著,一部永远没有结局的小说。
那时候沉迷于国产电视剧,天天晚上追剧,看着一部部喜欢的电视剧迎来大结局,心里总是意犹未尽,于是产生了写一部很长很长,没有结局的小说——跟后来的网络小说,还有日本动漫一样,永远更新不完。
后来一个故事雏形在我脑海中慢慢成型,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归国的老华侨,路过一个偏僻的地方,收养了一个弃婴,给了他儿子儿媳收养。老华侨对他很好,但是他养母不喜欢他,于是这个弃婴走上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旅途中,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慢慢成长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到底最终有没有找到他的亲生父母,以及最后成长为多么厉害的人,我还没有想好,毕竟这是一部没有结局的小说。
我给这个小说起名叫:“浪子的心”。刚开始写了有两三章,还被同学争先传阅,对我一顿夸奖。但其实我并不满意,我觉得文笔太差了,毕竟我也是读过两本书的,虽然不知道好的小说应该长什么样子,但肯定不是我写的这样的。
3
后来就搁浅了,没有继续往下写了。之后就是反反复复,就跟慢性病复发一样,一直到现在都没“痊愈”过,就是“病情发作”了,就写一写,但是写小说比较多,都是写着写着又觉得一塌糊涂,就又停笔了,这时候就是“病情”好转了。
后来还和我弟成立过一个创作小组,我称为故事接龙,就是一人写一章小说,交替着写,故事情节可以天马行空往下接,但是我弟喜欢玄幻题材,为了让他跟我写,我就答应写这个题材。但是实际上我比较喜欢现实题材的。后来因为我弟的退出我又写了几章,终于因为兴趣索然停笔了。
4
我看书也喜欢看比较写实的,比如《红楼梦》,还有名人日记、回忆录和历史等等,真实发生的事情我都很有兴趣了解。靠想象力虚构的我反而不是很喜欢,但是写小说又需要想象力,所以我的想象力并不丰富,这是很背离我喜欢写小说的一个地方。
我之所以喜欢现实主义题材,是因为我很有兴趣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生。我们普通人不像演员,可以有机会扮演和体验各种各样的角色,很多事情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经历到,但是通过阅读这些人的人生,我体验到人生的变化无常和人生的多样性,从而也开始热爱生命和渴望把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些,也对生命多了一些宽容和忍耐。
5
后来虽然在这方面依然是菜鸟级别,没有写成像样的东西,但是被我当成一个爱好——仅次于看书。需要倾诉,还有很想创作时,我就会写一写,自娱自乐罢了。
有时候我会梦见一些故事性很强的梦,就想《红楼梦》里面香菱学习作诗在梦里得到回响一样。我醒来之后就一直在想,比我白天构思的还要好,我就会想把这个梦转化为一个小说,但是文笔原因,也有词不达意之处。
我也不是没有想做个写手,只是很多地方局限住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局限。
我现在没钱的时候就想:让我做什么都行,只要是能赚钱就行,但是除了违背自己意愿的写作——也许是她在我心中有种比较神圣的地方,是我对生命的向往,不想去亵渎的一种青春的纯洁。如果让我写一些按套路写的新媒体文,可能会有很多人喜欢看,但是我没写之前内心已经很不舒服了,就像某种洁癖一样排斥。倒不是我反对新媒体文,我相信存在就有道理。
就像短视频的流行,虽然我不喜欢刷抖音——因为真的会停不下来。但是我承认她带来的好处。比如我爸妈,老大爷老太太两人几乎一辈子没出过村,对社会的认识就是通过和村里的人聊天获取,但是他们懂得刷抖音之后,确实是认识到很多东西,起码长见识了——这个例子真的很新媒体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