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运营靠什么取胜?内容运营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
虽然现如今市面上各种玩法在变,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通过内容来获取留量都是有一定逻辑性在的。
有一点需要意识到的是,网上随处可见的10w+文章、爆款视频、甚至是热搜话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运营人员在深谙了渠道规则、用户的心理,借助数据分析,并经过不断的测试之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产物,因此下文将从渠道规则、数据分析二个角度分析内容运营。
在介绍正文之前,研研不得不告诉大家,内容运营是一种见效慢、具有长尾效应的运营方式,因此想要短期见效,难度颇大。
内容运营的分类
内容运营按照表现形式来说,主要分为文字、视频、音频三种类型。
其中:视频可以按照时长进行细分,分为短视频和长视频两种类型。文字可以划分的类型也就更多了,有的内容可以按照分发的渠道划分,比如知乎、头条等,但是有的则需按照使用场景划分,比如朋友圈文案、社群互动话术等。
虽然内容运营的类型、渠道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但是各种内容在诞生之前都需要关注对应渠道的运营规则。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运营规则,平台最佳配置的字体大小、格式、图片大小、视频类型、时长都是我们在运营这个渠道之前该了解的注意事项。此外,我们在运营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模块。
平台的违禁规则
在这个平台哪些情况是违禁的,比如内容带有明显的广告倾向、在评论/私信发布联系方式,将用户引流到其他平台等。
关于违禁情况,每个平台的处理方式不同,比如小红书,第一次违禁是48小时禁言;而知乎违禁会提醒运营人员修改答案,如果未修改/修改之后依旧违禁,那么该答案将会被折叠,严重的账号将会被暂时禁言。
所以我们在运营平台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平台的规则,那种情况算违禁,违禁之后如何解决,新号是否需要养号等等,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事情。
平台的曝光和推送规则
平台曝光规则提前了解:曝光规则与哪些因素有关,点赞、评论、转发、弹幕等还是其他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在实际的曝光中占据的比重。
根据各个因素所占的比重,有针对性的进行运营。比如起始流量如何带动,如何引导用户根据预设的曝光规则走,从而增加最终的曝光。
以B站为例,B站的播放量分为两种,一是粉丝播放,二是系统推送。前者推送给关注的粉丝,后者则是系统推动给未关注的用户。但是具体的推送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提高推送量?人们一直没有搞清楚,前两年B站代码泄露的事,有不少人解读过疑似B站推荐的核心算法:
视频的推荐指数=硬币×0.4+收藏×0.3+弹幕×0.4+评论×0.4+播放×0.25+点赞×0.4+分享×0.6,一天内的新发布视频推荐指数提高1.5倍。
后来经过多方技术、数据验证,发现这个公式确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因此,现在B战的up主除了一键三连(点赞、转发、投币)之外,还会在视频中引导话题,引导用户在公屏互动,即增加弹幕。
此外,一些up主还会立下一些flag,比如本期播放/收藏多少,下一期视频做不可能挑战等等,究其本源,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提高视频的推荐指数。
所以在撰写之前,需提前了解渠道的推送规则和方式很重要。
以上只是B站的推送规则设置,其他渠道的规则各不同,因此在运营之前需提前了解。
知乎、小红书、视频号等渠道的运营规则,有需要的用户私信我,回复:规则
即可领取。
数据分析
不会做数据分析的运营不是好运营。可能很多人听过这句话,但是数据分析到底分析到哪个程度,选择哪些指标呢?
对于内容运营来说,数据分析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看用户喜欢什么;二、下次内容写什么。
所有内容都可以分为以下6个步骤:内容生产、曝光、点击、阅读、评论和分享六个指标,各个步骤环环相扣,因此如果我们要想实现内容曝光最大化,就要在其他几个方面发力。
如何验证各个步骤的效果数据,有针对性的优化呢?从数据的角度入手。
针对于上面的六个步骤,研研分别整理了对应的数据指标,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下面的指标进行优化,然后分板块进行迭代。
在了解了各个板块对应的数据指标之后,运营人员就可以根据指标进行优化。哪里数值较差,优化哪里。此外,现有内容的数据也能告诉我们,用户对那类内容感兴趣,那些内容能促进用户转发,下次内容写什么也就有了大致的方向。
写在最后
以上从平台的运营规则、数据分析两个角度对内容运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内容运营往往较为复杂,比如选题的方向、平台的偏好、内容分发的顺序等。而且最终的成果也与多个外界因素有关,如新热点出现抢夺了用户的注意力、平台规则变动、内容把控不当等。
此外,内容运营不像广告,无法短期带来巨大的流量。但是相比广告,内容吸引来的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更高,用户也更加精准。因此一般而言,被内容吸引来的用户,转化率更高。
因此内容运营如果做的好,效果还是很可观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