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与命运

跌跌撞撞,到了30岁才终于明白:只有拼命的学习,疯狂成系统地摄取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才可能有机会改变命运。

焦虑、迷茫、无助的人,一定是在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年纪,选择了得过且过。

学习一定有用吗 ?应该会有很多朋友会想,我也在学习,但并没有派上用场,然后就遗忘了。

以前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也花了很多钱学了很多东西,可不知道怎么变现,怎么能让我把学习的钱挣回来。

这应该就是学习改变生活的反面教材。

无意见看了《绝非偶然》,读了书籍里面分享的案例。他们基本都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坚持学习,转换不合适自己的职业轨道,然后找到自己的优势,再坚持学习改变思维、提升能力,最后他们成功了。

后来我坚信:只要坚持学习,坚持分享、坚持完善能力,并调动一切可能性,把学习的东西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就一定可以改变生活甚至是命运。

最近我在看左粥罗的《学会写作》。刚看了第一章,对我的写文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善。

让我从底层思维上,开始改变写文章的不足。

01 有目的地写作

开始写作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拿今天这篇文章为例。

首先,学习就一定要输出,然后用输出再倒逼输入,才能形成持续学习的闭环。

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对今天学习的内容做一次梳理、总结。到底能不能用言简意赅、有逻辑的语言表达出今天的学习收获,改善以前做的不足的地方,可以则说明是学到脑子里了。如果不可以就要进行第二次重点阅读,捋清楚文章表达重点和表达的逻辑,再继续形成文章。

没有输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不能算高效率的学。

其次:分享学习的过程,影响一批一同前行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今天的点滴收获,可能影响的就是别人的坚持。榜样的力量总是学习中的垫脚石。

最后:打造平凡之人努力奋斗的IP。

今天的我很平凡,甚至走在路上都不被人待见。但说不定通过3年、5年、10年的沉淀,我也收获了自己的粉丝,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我很清楚,要达到理想的结果,我需要怀揣着期望长达数年的坚持。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02 双向沟通式写作

什么是双向沟通式写作?我理解的意思是:用分享的口吻,说别人能听得懂的话创造聊天的感觉,调动阅读者的参与度,精准的让读者接受到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以前我写文章都是写观点,自以为写一些自我催眠的道理,就是一篇好文章。怎料阅读区区个位数,很打脸甚至失落,但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那时候我不知道,好的文章要用分享的口吻,精准的表达重点,创造和大家一起聊天的感觉。

这样才能在轻松的状态下,让大家看我的文字,感受到我是一个有情感、懂分享,还可以传递价值的人。

调动阅读者的参与感就是适当的提出问题,调动大家的思考。这样就把传递式写作变成探讨式的写作,而不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沟通的最佳效果,无疑是:精准的需要,说别人可以听懂的话,达成想要的结果,还能让双方都能保持愉悦。

03 从得到逻辑到给予逻辑

很多人写文章肯定会想:我怎么可以获得粉丝?但很少有人会想:我能给粉丝带来什么价值?

每一篇文章一定都有他的价值。

在开始写文章之前先问自己:“我能给阅读的朋友提供什么”“阅读的朋友想得到什么”。

这个世界遵旬价值守恒定律,用心的传递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04 从自我逻辑到服务逻辑

什么意思呢? 比如开一家火锅店,食材新鲜,味道鲜美,价格适中,但服务很糟糕,生意估计也不会红火。

同样地,写文章并不是选题好、内容好,别人就会喜欢,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服务。

内容做好是标配,服务做好才是升级。

服务逻辑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直接易懂又有吸引力的标题。

(2)颜值更高的封面图和文章配图。

(3)提高阅读效率的排版。

(4)评论区及时互动。

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写文章之前先想清楚文章的目的,围绕目的用双向沟通的氛围,给予读者能接收的价值同时,做好服务,从而达到令人追求愉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