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的创作进入到了一个瓶颈,前段时间写了几篇文章,还写了几篇微头条和答题,由于觉得写微头条和答题没有收入,也招不来粉丝,就放弃放弃了写它们,并一门心思写文章,琢磨了约一周时间,我觉得写散文与现代诗比较适合自己,原因是自己有过写作经验,曾经在QQ空间也有过几千粉丝,但是最近我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难题。

首先,我写的东西阅读量很少。

最近虽然学习了不少创作技巧类的课程与吸引粉丝的方法,但好像对我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因为我想在散文与诗歌领域进行创作,而这个领域的作品既不很实用又不能与别人产生共鸣。散文与诗歌本来就是精神的产物,是很纯文学的东西,一篇散文或一首诗写得好不好,取决于作者的文字功底与心灵感悟深度,无法与那些生活、美食、风景类等作品同日而语,如果我只是干巴巴地去讲述这个方法或那个技巧,那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散文或诗歌。我开始也想过创作情感类的作品,怎奈自己不是很专业。有人说散文与诗歌归类为情感类作品,但创作时就会发现散文诗歌与情感类作品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散文诗歌没有那么多的针对性,可以很随意,也可以很文艺,而对于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来说,这种文艺真的很难彰显出其价值。

其次,创作纯文学作品是很痛苦的。

创作是需要有灵感的,如果没有灵感,创作出来的东西等于没有灵魂,特别是散文诗歌类的作品,它有时没有什么参照物,完全是由感而发,虽说有些灵感源于亲身经历,但也未必全部都是如此。我曾经用文字拼凑过一首情诗,别人读了总认为我失恋了,其实当时我还没有女朋友,何来失恋之说。记得以前为了找灵感,我就去刻意听一些伤感的音乐,后来导致的结果是,自己变得越来越抑郁,越来越敏感多疑,自然写出来的东西大都是很伤感的。为了让自己从伤感中走出来,我不再频繁地写作,而是学着适应和体会生活,直到自己失去创作灵感,写文章就有些费劲了。

再次,创作的动机不单纯。

我不知道其他人创作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而创作。多年前,我的创作动机就是有感而发,为自己而创作,随着阅读量的增多,我的创作动机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我不再是为自己创作,而是为创作更好的作品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创作,虽然最后目的基本上达到了,我却放弃了,因为我创作的东西没有内在支撑,没有灵魂。而如今,所谓创作是有明确目的的,那就是赚钱,这个时代的生活已经很浮躁了,我不忍心看着自己最喜欢的文字,表现出来的不是最内在的东西,而是为创作而创作,为他人而创作。有人说这是平台规则,否则是很难吸引读者的,那么吸引读者不应该有心灵共鸣吗?如果我的心和读者的心始终不在同一频道上,那我写的东西能算是什么呢,是纯粹的码字,还是乱拼凑。

敢问耐心读完这篇文章的你,又是如何创作的呢,你有这些困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