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写我们想要的文章(写作表达)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在各种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写出爆款文章,你是不是时而抓耳挠腮的不知道如何下笔?有时候为了想出一句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而苦思冥想或者挖空心思?或者为了找寻一段素材,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很多人为了迎合受众,为了不切实际的追求粉丝数,点赞量,评论量或转发量,劳心劳力,结果越写越痛苦。
《写你想读的文章》中田中泰延指出这种出发点是错误的,如果带着这种想法进行写作,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不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我们不应该过别人的人生。写文章的人是我们自己,谁也不能代替我们。我们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其中一种方式便是写作。
那么,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价值传播方式,更是一场生命的修行。每个人写作动机目的不尽相同,比如我们读书变现营的不少同学,想通过读书变现拥有一份时间更加灵活自由的职业,兼顾家庭和事业。
写作可以让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我们的生命留下美好印记,同时也能见证自己一路的成长和蜕变。
于我而言,写作的意义在于: 因为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怀,更认真细致地观察这个世界, 和大自然对话,和周围的人更多的交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因为写作,慢慢的把读书这件事变成一种乐趣,一种生活必需,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推动自己多写多练,多观察,多思考,从而跳出因长期惰性而习惯的舒适区,促进自己每天成长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写作在记录每天的工作和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反省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日多次反省自己,写作便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如果文章的核心缺乏感情,写作就没有意义,作者如是说。
想写出有真情实感有意义的文章,就得应用生动的语言,借助景物,突出细节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所见所闻引发的思考,要借助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等显露出来,这种表达方式,使情感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写出的文章也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明白了写作的意义,那么在自媒体平台,到底要写什么?
作者说:网上爆款文章有九成是随笔,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既有人想写又有人想读的文章是随笔。
我工作时写得最多的是简讯,工作总结,情况汇报,调研文章等等,而我在自媒体上创作的内容大多为随笔,比如游记、情感文、回忆录等等,参加读书训练营之后,才开始写书评。
那随笔的概念是什么呢?作者定义为:在事项和意向交织之处产生的文章。简言之,就是我们所见所闻,心灵为之触动,进而探究产生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如果你想在自媒体平台上面创建自己的个人品牌,找一个熟悉擅长的“垂直领域”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自己熟悉的擅长的领域入手,才能写出生动有趣,有血有肉的文章。
随笔怎么写,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呢?
作者用比较大的篇幅专门描述了广告词和简历的写法,并强调了这种广告文案的思维方式适合于所有的文章,而简历就是你的广告文案。这就是作者“佛系”的写作理念,简洁凝练。
广告文案和简历的最大巨别是:广告文案强调“吸睛”,而简历注重“开门见山”。
像制作广告,写广告文案或简历那样去构思,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围绕人们关注的话题,从一件重要的事情展开,用心体会读者的感受,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样的文章才有趣。
“吸睛”首先是针对自己,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写成文章,话题要具体而丰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吸引读者的喜欢。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就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写出自己想读的文字,这才是我们写作的出发点。
随笔的写作没有具体的读者对象,你可以设想为自己写作,而不是为别人。
“起承转合”则是更加高效的随笔写作方法,简言之就是:发现,归纳,演绎,感叹。
为自己而写,写自己想读的、有意思的文章,而不是刻意取悦他人。这就是田中泰延先生的"佛系”写作方法。
写在最后,作者特别强调,文章的99.56%来自调查。文章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写,但是创作的基础,离不开第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田中泰延先生,拥有24年广告策划经验,既是自由撰稿人又是文案惊艳的人气专栏作家,“佛系”的写作方法赢得了500万的阅读量。
当你读完《写你想读的文章》这本书时,一定会有所启发,你的写作风格、方式和出发点也许会随之发生改变,但最大的改变还会是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会因写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人生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那么,从现在开始,用取悦自己的文字,写自己想读的文字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