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科学是什么意思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同时卷入东海的还有前人的智慧。
玩手机,可比吃饭、睡觉都更难控制,于是眼睛的干、痒、痛问题爆发。 如图,出现了A、B、C、D四个公司,它们处境如下: A公司:以夜明砂为主药的某中药口服液,用于眼科保健,儿童用也很安全,目前生意快速增长; B公司:传统眼药大品牌润目,目前生意相对稳定; C公司:德国人工泪液,跨境电商飞速增长中; D公司:国产人工泪液,通过分包商开展终端工作,全国50万家药店虽只做了10万家,但规模已追平B公司,且仍在快速增长中。 四家公司的管理层研究后发出了同一个声音:我们要做品牌! A公司要走出单一的医院渠道,抢占药店市场,所以要做品牌; B公司看到A、C、D的快速发展,想起当年自己广告轰炸时业务蒸蒸日上的情景,认定是自己的品牌老化了,所以要做品牌。 C公司也不想只在线上,流量成本太高了,有品牌就是流量,所以要做品牌; D公司看着还未来得及开发的剩余药店,还有线上的滚滚人潮,眼睛都红了。“我要做品牌,品牌比分包模式赚得多!” 市场上回荡着四家公司的呐喊—— 我们要做品牌!!! 这时候,就要捡回前人的智慧了。 领导说做品牌,说的是目标。 我们要像可乐、SK-II那些伟大的品牌一样傲立市场,且基业长青。而在前人的智慧库中,做品牌至少有三种: A.做品牌=做品牌定位 同仁堂是最好的中药,云南白药的止血的心智,王老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 B.做品牌=科特勒的营销管理
这是一个简单流程描述,关键是消费者有什么“重要而未被满足的需求”吗? 通过整合营销的方法去满足它! 推荐:科特勒《营销管理》 C.做品牌=HBG品牌大渗透 →品牌独特性、渠道大渗透、营销大渗透 关键:品牌是结果,品牌忠诚度已死,消费者很花心……(推荐:《非传统营销》) 美国比我们早50年走上了营销科学之路。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产品、消费者、终端、媒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推动大家逐步认清规律。 就像随着技术的发展,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大爆炸说”一样,不是简单的对错,是解释范围的问题。最终表现为你追逐某个说法能获得成功的概率。 因为顾客一直在演变着,用昨天的规律去应对明天的顾客,成功概率低是可预期的。 创始人或者管理层承受着股东的巨大压力,导致混淆需求和欲望。 需求指一旦满足后,动机就消失。比如吃饱了饭就不再想吃,睡饱了觉就不再想睡。 欲望则是满足后动机更旺盛的那种,比如吸毒、资本增殖、有些人玩手游…… 当我们把营销看成科学时,就要把欲望变成需求,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不要幻想那些超低概率事件。 回归到顾客层面(演讲视频),真正地关注顾客的迁徙行为,并紧紧地跟上去。 那么在这个旅程中,你就会不经意的和营销的艺术性撞个满怀~ 低概率的爆发不是算计出来的,就像正在捐课桌椅的俞敏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