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了千百年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中少不了这样的自问与他问。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落到自己身上时就会迷糊了,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才,有什么用。见别人用不世之才,大才,小才来说明一个人的才能,表面是分门别类了,实际还是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才,因为你可以统一认为自己是小才,哪具体是什么才呢。其实人们是想弄清楚的是这个。而不是大中小的分类,只有明白了具体是什么才才好去为之,才会去奢望自己是大才和不世之才的。但首要的并不是分大中小而是要看具体是什么材料,有什么作用。正如早餐中餐晚餐都要吃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哪具体吃啥呢。

这往往就是人一直寻觅而不得其真的一个事情了。不但出现了人生百态,继而又在人生百态中又复现出新的人生百态了。环环相扣中,人就彻底地迷失了。就会在找不到自我,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发展,找不到方法,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立足之地的状态下不断地去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是为什么而活着,不是来人世间都带有使命的吗,自己的具体使命是什么,同样不在乎使命的级别当次,关键是不知道是什么使命。哪怕是个跑龙套的你明说呀,知道自己的使命和具体事情后,人才会安静得下来。才能安住当下,把具体的做好,不论高低贵贱既然是自己的使命那就把它做好呀,这样才不会有力无处使,上天无路,报国无门之感。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苦其心志的过程,有一连串的事态状态产生,就是让人不断的寻觅,不断的试探不断的与自己结合,从念头到实操,到成败不一中不断的产生结果产生心得。同时被洗涮。就算如此还是不能明确地找出一个适合自己的事和出路,现实就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一个寻找接着另一个寻找,不断地重复,更新,周而复始但还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和自己适合的位置,总是觉得不得劲。干什么都像是不安定、不稳定、不固定一样,只为寻找而干,只为干着寻找。但却一直找不到哪个与自己切合的事情作。做什么样的事,做什么样的人,没有这种切合的一个状态。就是不在服巅配流离,也不在乎付出辛劳,关键是没有一种归宿感。多数人都是这样自问与他问的,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使命和归宿。

那少数人是怎么弄的呢。不管是一次就找到方向,还是经过反复寻觅后才找到,最终就是找到了他毕生要做的事。事实就是传承与传播。这里又一次地陷入到一个问题和不世之才,大才,中才小才一样,好吧你说传承我知道了,你说传播我也干了,但具体要我传承什么和传播什么呢。就是干具体事的态度我早就有了,信心就不用说了所以不遗余力,使命是要好好干的传播就是做苦行僧也没关系,哪接下来是要传承和传播什么呢。总不可能人人都做同样的事,个个都去革命吧。也不可能人人都去摆地摊。所以还得落到每个个体的具体的人事物上。

首先就是自我传承,所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得传承你的生命。有子嗣。但问题又来了找谁生气呢。又不明确了,世人千千万谁是你的那个谁呢。所以在不断的选择中就会产生不断地寻觅的一个过程和状态。还牵出一个千古一句,问世间情为何为。直叫人生死相许。事实上呢。你要抛开别的现象看你自己的本质,就是你从出生到成长。以及你能遇到的和你结合的人事物,不是那么随意的。或者说是命中注定的,这样一来你的使命,你的传承,你的传承就都在里边了,有具体的人事物来承接的。找到核心就可以了,比如你干过种种的事,哪你就可经从这几种事中找出一个规律你在这几个状在记中具体是干了啥。就像快递员,运送货物但他其实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送货。所以一个人在干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和事情后,你就想想你其实都在干嘛。这个其实会是一件事。

比如有的人不管在哪个企业都在打杂,哪他就是个打杂的。一个人在哪个企业都在融资哪他就是融资的。一个人在哪都在从事同一件事,这个其实就是你的使命和才能之处。是非常具体的。比如一个销售员在哪都在跑销售,不管去什么企业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他都在从事同一件事情,这就是他的使命,才能,以及出路,但他会迷茫于换不同工资和收入的单位,会迷茫于创业还是打工。但不管干啥和怎么干他都会无形中拿起他的这个才能,这个使命,但他不知道这个就是他的使命和才能,想的是换什么企业,拿什么工资,乎略了这就是他的人生。

比如一群同学会他们在一起吹牛的时候,其实各自的使命都出来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看他在干啥,不管是有事干还是没事干,其实都能清楚地折射出他的使命和才能的。更不论他的职称了,职位了,事实上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使命和才干,但他会表达他在干啥。谈他自己感兴趣的事,但这个具体的事并不一定是他的出路和归宿但是这个事的属性和状态是他的出路和归宿的。比如他在谈他干了一件具体的事,就能透出他的才华和使命的具体所在。当然他会说很多的故事,但是你会发现他的每个故事中会有一个核心是不变的当然他自己也可能不知道,就像一个破的喇叭不管放什么都有破音,这个破音不是原曲的只是这个喇叭的。这就是他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具体的使命,还有相应的级别等级。就是他们正在传承的和传播的事,就是他们的核心所在,使命所在,才能所在,归宿所在。

一些人明确以后就会如鱼得水,比如孔子明确了他要开始教育,把学习当成一种事业来做。要传承一种学习的过程和状态,要推广和传播这种状态。他立足于,先人有先人的经验,后人经验不足所以要学习,有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叫教育。这是一个现实的状态和事情。就是世间有这样一个状态,他就以此为立足点。然后就开始推行教育了,这样他找到了他的立身之本,也推行了这件原本就存在的事情。我们卖一个产品得是这个产品,研发生产以后,然后去卖这个产品,而也只是推行一个现实存在的状态,就是知识的传承,教育的形式这样一个现实存在的事情。算是纯天然的产品。没有厂家,但为孔子所用了。这就是找到定位,找到立足点,找到使命的人了,然后推行也不易的,但最终还是有了一个好结果。

但是这个事经他推后,这个自然天成的产品就好像归他名下了一下,之后再出什么教育家,方法再好,也不是开山鼻祖了。事实上自然规律中有很多这种自然天成的存在。谁拿到一个就会成为一个鼻祖,就可以传承它,推广传播它。后世晚辈往往更多的就是以自己的能力去传承去传播去推广了,也就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和有了相应的具体事了。比如一些人就立志推广孔学,阳明之学,易学,中医学,从巨到细的一种传承和推广,比如有的人就想让生意不在难做。过去有的人就想作汇通天下的事,后来有的人就想作移动支付的事。就是他们总能找到一些他看重的,要具体运作的事。以此为他的人生使命和具体操作。

所以一个人开个馆子不算是什么使命,但他想推行某一种菜系,以及某一种经营模式。他是想推行这个,哪他就是得到了使命,就是在作传承与传播的事。并一直以这种形式去作去推行他一直没有变的这个想法哪他就是在做使命为之的事。有的人很热心,但没事作没工作,更找不到使命和才能立足之地,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口碑的使命,当他明白他的这个才能和使命时,他就可以从事广告的推广,成为一个广告商。通过他流传别人的事,而他的职业就可以是什么计者了,微商了,广告商了,发言人了等等,就是不管他是什么他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这就是他的属性和使命。这就是他的才能所在之处。

再比如一些人的使命就是当摆设存在,这种人往哪一坐就完事了,他的价值就得到体现。比如演玉皇大帝的演员。他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演员。或者是什么老板,还是什么职业,还是什么不管他认为什么事实上他的使命就是做个摆设,往哪一坐就可以了。就像什么富贵竹了,招财猫了。有他固定的用法。但他不一定认这个事。但因为有了他以及他的符何这事就成了,比如冥钱上就印上了世人就认,其实不是认这个人,而是这个人他有这种使命。他不一定知道还会觉得侵权了什么的,事实上这些就是他的使命,换个人别人会不认同。这样就会产生天生我才必有用,而且人人都是有用之人了。

就是当你在人生的种种中,立志要做什么样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时,你就找到了你的使命了。你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这就是你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