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号”创作给我带来的收获与心得

东郭博士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由于不出名,所以需要介绍一下自己)。我2023年毕业于NKU,获博士学位,现是一名大学教师。论名气,不如刘德华;论物资,不如郭富城;论唱歌,不如张学友;论颜值,不如黎明。总之,平凡得像个普通人。

几年前,我就注册了“头条号”,但注册后的“头条号”却一直闲置着,我并没有给予多少关注(虽然我有每天刷今日头条的习惯)。直到2023年10月22日,我才发布第一个视频,算是正式开启了创作历程。创造内容涉及的话题是婚姻问题,真人出镜,录视频。

回顾在“头条号”上创作的这段历程,我发现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有益的变化,收获了一些有益的心得。借此短文,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头条号”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一些变化

(一)、让我对工作之外的生活多了一份期待

这种期待一方面体现在作品的收益上,另外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创作后的作品所引起的回应上。

所有的创作者都希望发布的作品能引起关注,比如有较大的播放量,有众多的点评量等。开启“头条号”的创作后,这种期待也伴随着我:期待着用心制作的作品在第二天能引起较大的回应,期待着从这些回应中获得乐趣。每次看到用心制作的视频产生很大的播放量时,我心中便充盈了愉悦,并对下一次的创作充满了期待!

有期待的生活是值得过的生活。我想大家也有同感:生活的期待越大,生活的积极性就越强。在“头条号”的创作便给了我这样强烈的期待和积极性。

(二)、让我工作之外的生活动起来了

身为一名大学老师,除了教学与科研外,还剩一些时间可自由支配。如何让工作之外的生活动起来是我一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头条号”的创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既可以发挥专业所长,又能够充分利用其业余时间,让生活动起来。生活一旦动起来,胡思乱想的时间便减少了,烦恼减少了,快乐便增加了。

(三)、体验到被认同的乐趣

人总有一种喜欢“表达自我”和喜欢得到别人认同的心理需求。“头条号”给我们创造了“表达自我”的平台,只要我们认真去创作内容,自然不乏别人的认同,并且我们获得的外界的认同越多和越强烈,我们就越愿意继续将创作进行下去,然后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得到更多的认同。这样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二、我从“头条号”创作中获得的心得

我一直坚信这样一种理念:凡事用心做,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这些收获总会给你一些感悟。在“头条号”创作的这段日子里,我便收获了这些心得:

(一)、不要自我设限、画地为牢

我们在做一件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往往在思想上自我设限、画地为牢,事情还没有起步,我已经在自己吓自己了。

一些创作者在做真人口播时,往往就自我设限,自己吓自己,比如认为长相不佳,会影响播放量;或者认为口才不好,会影响播放量;抑或认为怕熟人见到了,不好意思。如此等等,都是在自我设限。

以我为例,我长相平平(没有到影响市容和让大家砸手机的程度),但我用心做的婚姻类的内容只要有深度、有趣,便会有可观的播放量和点评量。你要相信:今日头条上的观众没有那样肤浅,他们(她们)更重视创作者的内容而非创作者的颜值。

(二)、不要追求急于求成,要有“长线思维”

追求急于求成是很多人常常犯的毛病。“头条号”的新手往往犯这样的毛病。他们恨不得今天发表了作品,明天就“好评如潮”,收益多多。以这样的心态做“头条号”,大约不会坚持很久,也不会体验到多大的快乐,因为美好的愿望常会落空,因为急功近利的作品极可能会石沉大海,回应者寥寥。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长线思维”,将创作视为一个长时段的事情,不因一时的收益少而心情低落,甚至是放弃。只要你在选择的正确领域不断深耕,不断地输入有质量的内容,时间久了,便不乏“知音”,不乏粉丝,也不缺播放量。

(三)、不要认为自媒体创作是件很容易的事

自媒体创作并非是很多新手想象的那般容易。它不同写日记那样,写日记多是自娱自乐,可以天马行空。但做媒体并非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需要有一种“用户思维”,你需要知晓你写的内容是针对哪些群体,知晓这些群体喜欢怎样的内容,看看他们喜欢内容以怎样的方式展示出来,如此等等,这些都是需费些心力的。

此外,在“头条号”上进行创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经历积累、写作能力、口才表达等,则是无法高质量地持久地输出作品的。这些也都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在“头条号”开展创作前,我们要纠正“自媒体创作很容易”的错误观念,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能输出怎样的内容。

(四)、输入决定输出,要不断地输入

自媒体创作重在输出高质量的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引起阅读者的兴趣,才有可能有播放量,有收益;要做到高质量的输出,则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有高质量的输入。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所以,要有优质的作品,必须有足够的输入。

输入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多看相关话题的图书,多增加阅历,多研究他人的作品,多锤炼口才表达,多倾听他人的指导意见等。这些都是有效的输入。

以我为例,我虽然是博士毕业,在做婚姻话题的内容时,我不能“信口开河”,皆需以大量的看书和阅历积累为核心基础。这些书籍涉及性社会学、婚姻家庭学、婚姻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唯有这样,作品才能保证输出的内容有一定的深度。

这些便是我在“头条号”创作的40天的历程中所获得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期待“头条号”上的所有创作者都能体验到自媒体创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