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了一天的班,下班后。我就在家里看今日头条短视频。

最近张同学在抖音上火了一把,今天比较关注短视频。

这个张同学的短视频拍的确实很好,把一个东北光棍的一天拍的生动有趣。

他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仅仅用四十多条短视频就涨粉一千多万实在是奇迹。

在抖音上涨粉和张同学一样快的还有其他美食博主。

比如那位康仔农人 ,从他们的第一条视频我就开始关注 ,到现在也不过半年多时间 他们已经涨粉到了一千七百万粉丝。

通过看到短视频受到网民热捧,又让我反观写文章,明显阅读量与关注度少的太多了。

我从八年前开始写文章,不断更新不断写,在网上的阅读量也不算多。

如今就是短视频的风口没有办法 ,看文章的人是越来越少。

我写了一百多篇关于户外的游记,还出版过一本书《徒步三峡》,然而我发现文学的关注度与传播率与短视频比较起来确实太少了。

今天晚上我在今日头条上看到有一个自驾房车到处旅行拍摄视频的单亲妈妈邓小微。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今日头条上面的关于旅游的短视频。

今日头条与抖音不同,在这里视频的时间可以做的更长,一个视频可以制作成二十多分钟。

今天我在关注别人做的优秀视频,我发现写文章与视频差别很大。

虽然都是写的户外、旅行什么的,内容都是一样。

但是效果却不同 ,我在今日头条发了几十篇文章。

每一篇文章都是文字配图片,虽然有几篇阅读量还可以,但是粉丝的增长实在太慢了。

我对这些优秀的旅游视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这些天一直在看,在研究别人的好做法。

我发现有几个做的好的视频,总是能够带给网友深度体验。

再好的游记,再好的图文,相比于视频来说,还是差些东西。

在视频中,网友跟随作者的视频,可以置身风景之中,然而文章却需要读者更多的想象。

有一个叫山西凡凡的视频账号,里面都是发的山西省的一些户外风景。

里面有很多猎奇的东西,吸引粉丝的关注。

当然凡凡的视频有他的长处,就是文史讲解的非常透彻,同时他非常善于使用一些紧张氛围吸引网名的关注。

今天我想重点说一位叫邓小微的自媒体作者。

这位邓小微是一个单亲妈妈,有过一次婚姻还有一个孩子。

一个人从西瓜视频开始制作视频发布,一直到今日头条。

她自驾房车到处旅行,她拍摄视频三四年,其中有两年还和一个叫阿龙的九零后小伙子一起到处自驾,到处拍摄视频。

她的账号粉丝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她是一个非常善于拍摄视频的自媒体人。

我看了她很多期 ,她真的是非常勤奋。每一天都会发布视频。

每一天都不会断更,她的账号已经累计发布两千八百多条视频。

邓小微读书不多,她的视频都是游山玩水,里面涉及人文的并不太多。

她的视频以自然风光居多,主要是拍摄她自驾房车到处游览。

邓小微的视频与张同学的不大一样,她的视频没有多少技巧。

她的视频更是就是缓缓讲述一路所见所闻,邓小微由于曾经有鼻炎,所以导致她讲话的时候带点鼻音。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受到粉丝的追捧。

邓小微拍摄的视频都比较接地气,缓缓讲述她的旅行经历。

我不知道这些自媒体是如何赚钱的,但是从邓小微的视频看起来,她确实赚了很多钱。

拍摄视频不仅仅让她有了房车,而且还让她走遍中国好几个省份。

看来一个优秀的自媒体是很赚钱的,尤其是优秀的短视频创作者。

我不知道她们是如何赚钱的,我从四年前玩自媒体确实没有赚到钱。

我慢慢看邓小微娓娓道来的故事,她开着房车走了很多地方。

开着房车得吃得喝还得加油,不仅仅如此,到处拍摄视频还得购买各种专业视频拍摄设备。

真的不知道她是如何赚钱的,让人不解。

在邓小微的旁边还有不少优秀的自媒体人,她们有开着越野车自驾到国外,一边旅游一边拍摄视频。

同样这些人也赚到大把的银两,还有一些拍视频火了以后的自媒体人,开起来电商公司,甚至开起来工厂,生意做的有声有色。

我真的不解,这些自媒体人是如何赚钱的。

邓小微是专业的自媒体人,她的情绪非常稳定,面对镜头永远都是面带笑容。

这几年自媒体做的很好的四川与东北人居多,四川的李子柒红的发紫,这又出来一个东北的张同学。

个中原因我也讲不大清楚,反正李子柒的精致版乡村与东北张同学糙版乡村都是让人看后解压,爱罢不能。

除了这东北与四川的自媒体网红群体,我还想说说广西的康仔农人。

这两位拍的乡村美食,也是让人喜欢。一个老小孩,五十多岁,外形如小朋友 。另外一个瘦瘦高高年轻人康仔,戴着眼镜,好像返乡务农的知识分子。

这两位结合本身就有巨大反差,加上他们两位一个负责准备美食食材,另外一个负责烹调美食。

两人的结合,简直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完美组合。

这两位在温暖如春的广西,一年四季有着各种各样的食材可以烹饪。

加上广西的食材与烹饪方式独特,也是让网友追捧的原因之一,各种见都没有见过的食材,各种独特的烹饪方式,都让来自广西之外的网有充满好奇,难怪火的一塌糊涂。

我看了康仔农人最初的视频,都是老小孩一个人拍摄。粉丝不多,转发与阅读量不多,后来自从康仔的加入,这两位就好似相声演员一样,一个逗哏一个捧哏,视频越来越有看头。

加上舒缓的音乐,尤其是在炎炎夏日看他们的视频,真的非常解暑。

所以我们过细分析一下,最近火起来的无论是康仔农人还是张同学都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乡村振兴类型。

他们能够快速火起来,与国家发展大势离不开。同时也与两地地理优势有关系。

康仔农人最火的季节是在夏天,有几期视频,将他们的粉丝从几十万一下子涨到了一千来万。

这个与季节分不开,炎炎夏日,很多粉丝想看看广西这种南方夏天都有什么不同之处,恰好他们就可以用独特的食材和美食满足全国网友的好奇。

而冬天当然是东北的主场,全国的网友焦点都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是如何度过的。

刚好张同学的视频可以满足,今年东北老早就到来的风雪,更是吸引力全国网民的目光,张同学踩在风口,不火都不行。

仔细想想,除了他们的视频做的好,越音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康仔农人最好看的几期都是在夏末,九十月份,每一期阅读量都在一百多万。

他们的视频缓缓展开,配合舒缓的音乐,加上南方独特的食材且都是一些消夏的美食,而且总是在清凉爽快的晚上拍摄,让全国各地正处在炎炎夏日下的网名看了以后,好似喝了那杯酸梅汤一样清凉解暑,必然喜欢他们的视频。

而如今冬天天气寒冷,网友们又对东北的雪地有了浓厚兴趣。

毕竟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不会下雪,冬天还是打心里想看看大雪覆盖大地的样子。

就这样张同学用自己快节奏的视频加上动感的背景音乐,又是怀旧风,又是火锅热气,让网民在冬天既看到了雪又感受到了暖洋洋的动感,于是张同学就迎合了大众需求,不火不行。东北方言容易听懂,自带幽默,确实满足了小品的某种视觉效果。

所以说,广西的两位是南方相声二人组合,那这位张同学就是他和他的同村老友们的小品精彩上演了。

李子柒是四川人,她今天我就不说了。四川出了很多网红和自媒体,其中的原因我也一下子说不清楚。

但就说说邓小微,她说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人长得也就一般般,无非就是整天一副笑脸。

但是她的视频,让我看后就会产生一种真实感、信任感,就好像是邻居大姐开着车,带着我们出去旅行一样。

这两年由于疫情原因,旅行团被取消,很多人原本出去诗和远方的计划被打乱。

不能声临其境,这样就给自媒体旅游类提供了机会。

很多旅游类自媒体纷纷登场,有导游转行的,天天在视频上给网友讲解。

有一些自驾的到处带着摄影设备去拍视频,还有一些户外探险的,猎奇的,各种各样的都来了。

旅游类做的好的自媒体主要还是那么几个,邓小微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哗众取宠,没有设计的悬疑诱惑网友。

她的视频就是平平淡淡,朴实无华,没有背景音乐。

就是缓缓随着她的镜头走进一个个大自然景点里,她的视频技巧不多,节奏舒缓,没有炫技。

不急不躁就是坚持与勤劳,她三四年来不停更新视频,每天都有新的视频发布。

就这样,她用两千多个视频,慢慢积累慢慢养粉,经常抽奖互动,送东西给粉丝。

她的账号满了一百多万粉丝,里面很多都是忠粉铁粉。

她用坚持与勤劳,她用一个有魄力的女性自驾创世界,吸引了很多粉丝关注,她的毅力与韧性,成就了一个成功的自媒体人。

经常会看到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准确来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做了半个月自媒体的小白,虽然目前我还没能做到月入过万,但是也想来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悟和看法,希望对那些准备或者同样刚踏进来自媒体这个行业的朋友们做个参考。

首先,我们要先区分这个所谓月入过万到底是税前还是税后。因为就拿头条来说,税前收入大于4000至少于或等于25000之间,是需要缴纳20%的所得税,那么就是说,假如税前收入是10000,那么到手也就只有8000.要想税后收入达到10000,那税前收入就要到12500.

基于大家所理解的月入过万是能拿到手的过万,那么我们就按税后收入来算,那就是说,要拿到12500元的税前收入,到底难不难。

按一个月30天来算,每天的收入就要416元。

假设一个人是在头条四大板块同时发力的话(目前我是同时发力的),每个板块要做到100左右。

微头条如果要收入100的话,那就是要保证每天至少爆两个。下图是我其中爆过一个,微头条,单个收益147.77元。

文章其实我是认为比较容易做到日均100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文章如果写的好的话,推荐周期特别长,像下图的我这篇文章,每天都持续推荐,每天阅读量都增长,收益也一直迟勋增长。

那只要坚持每天写好文章的话,叠加效应的很可观的,可以说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单单文章收益百把两百块的,根本不是难事。

问答,其实我看到很多头条大神收益高的,都是主攻问答。说问答是最值得去做的。但是可能真的是个人能力有限,我做了一阵问答,都还是找不到北,收益一共也就十块八块这样,所以这个我也不好展开说。但是问答也是长期积累的,好的问答推荐周期也是特别长。

视频,视频这一块是我后面发力的重点,因为拍视频对于我来说实在太简单了。这个是跟很多人相反的,很多人认为拍视频最难,弄文案半天,拍半天,说几句卡顿了又要重头来,减片子又半天,辛辛苦苦忙活一天下来,发上去可能播放量只有个位数或者几十。十分打击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高投入,少产出的尴尬,我从拍第一个视频开始,就坚持懒人原则:不写文案,看到话题用几十秒打个腹稿框架,没错,就是几十秒,一个框架就出来了,不用详细文字。然后就是一镜到底。当然,有试过中途有手机没电,或者电话打断,或者其它因素打断了的,就分大段剪辑一下,反正一个视频最多剪一两小段。想到啥就聊啥,大概用十来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视频。加个封面标题,上传几分钟,也就是全部加起来,绝对不超过20分钟,然后又可以录下一个视频了。太简单了有木有。按照这种操作,限制我的只有是话题和灵感,并不存在剪辑片子的问题。哪怕字母是自动识别的,我都懒得去做字幕。

视频也是很给力的,好的视频也是长期推荐,收益也是长期累加的,所以这里弄个百把两百块一天,也是不难。

那其实这样看来,只要累积到一定时间,每天弄个3-500块好像并不难,因为这里不是说一天的创作作品能收入500,而是当你的优秀作品累积到一定程度,每天的收入3-500并不夸张。

当然,前提是真的要有优秀的作品,不优秀的作品哪怕你堆再多,效果也不大。

所以,其实月入过万并没有那么遥远,我反而觉得可以把它作为自己自媒体小事业的一个小目标,今天写下文章,先吹个牛逼,看看哪天达到了月入过万这个小目标,我再回来给自己留言。

加油,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