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问:“为什么很多科学家不相信进化论?站在反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立场,这些科学家拿出了什么论据?”

所谓“为什么很多科学家不相信进化论”,本身就是虚构的现象。我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所有的,注意了,是所有的,100%的正规的生物学家,他们全部相信进化论。只要你是生物学家,你绝对相信进化论。当然,也有一些人提出对进化论的一些修正的构想,这个不是不相信进化论,而是在相信进化论的基础上做一些更好的补充。为什么他们都相信进化论?因为,进化论不是猜想,不是假设,而是确确实实的,拥有无数证据的科学理论。

只是配个图

科学理论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一旦一个理论被确定为科学理论,它就永远不会被推翻,而是只能被修正。进化论就是一个科学理论,是无数事实证明的科学证据的总结,它是不会被推翻的。

有一些骗流量的地摊八卦自媒体,胡说什么外国某某大学的生物学家,叫某某的,他就是质疑进化论的生物科学家云云。我查询了这些所谓的“生物学家”的详细资料,结果根本没有找到这个人。就是有,他也不可能是生物学家。我用几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网络上经常被提及的一些所谓“反对进化论的生物学家”,其实没有一个是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他们的真实身份有的是外国宗教机构的负责人,有的是从文学、哲学专业毕业的。极个别人虽然硕士专业与生物学有点搭界,但他不是直接涉及进化论研究的,而且他的学业受到了宗教团体的资助,其在动机上就很可疑。但是经过某些自媒体的随意捏造,他们就摇身一变为所谓的“生物学家”了。我问了很多在外国大学工作的朋友,根本就没有这些所谓的“生物学家”在质疑进化论。

提问者问:站在反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立场,科学家拿出了什么论据?首先,这些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科学家。充其量是给进化论挑漏洞的兴趣爱好者,但他们没有研究的专业能力。第二,他们能拿出什么证据?什么证据都没有。颠来倒去就是那几套,说了几百年了也没有变个花样,比如,说人类没有找到所有的中间进化环节的化石。但是,现代胚胎学的发展,特别是DNA的技术的发展,早就可以证明人类DNA是进化的,根本不需要找到所有时间阶段的化石。好比,我说我从南京坐火车一路到了北京,你说:我不信,你把沿途的地上隔一米就抓一把土给我我就信。我说,你傻啊。我拿出苹果手机,刷的一下调出自拍照,在每个停靠站的站牌下面,都有我的自拍照片。只要有了这个做证明即可,我不必在沿途每隔一米的地上抓泥土,也能证明我从南京坐火车一路到了北京,而不是从天津上的车。

这三具骨架从左到右是:猩猩、黑猩猩、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最后,我说明一下,不要说是正规的生物学家,就是其他专业的科学家,也是绝大多数相信进化论的,不信进化论的主要是一些具有宗教信仰的人。而具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在科学家的总人数里面数量很少,依据美国科学院的调查数据,只有3%。当然,还有一些虚头巴脑的民科喜欢冒充职业科学家,这就不用去理睬他们了。


附录:

《昆虫的翅膀,进化论“解释不了”?别瞎说了》

作者:怀疑探索者

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7025932543182537227/?group_id=7025932543182537227

节选:

昆虫背板震动特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遇见降温的天气,遇见天敌需要做防御,就很容易长出翅膀。要知道,仅基因上的少数突变,完全可以在生物的形态上发生巨变。昆虫一开始是没有翅膀的,仅有背板结构。然后背板特异化逐渐长出了侧背叶,再就是有了很短的翅膀,再进化出稍长的翅膀,再就是长出比较大的翅膀,就像蜻蜓那样的。而拥有侧背叶,以及这些很短、稍长、比较长的各个进化阶段的翅膀的昆虫,它们的化石其实都是被发现的,并不是视频作者所谓的“没有找到”。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没有飞行能力的昆虫,它们由没有飞行能力的祖先进化而来。发生骨板特化的昆虫的化石也被发现不少,每一个阶段都有发现。视频作者所云的什么翅膀的进化是“一个'极为迅速'又'极其成功'的进化过程”的描述,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本来就不是客观事实。事实是,骨板进化的不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并不是都进化为翅膀,何来“极为成功”?而昆虫的翅膀是骨板特异化造成的,是通过5亿年的漫长历史逐渐进化而来,并不是“极为迅速”。说昆虫翅膀进化得“极为迅速”的人,都是一些对生物学不理解,完全依赖想象力的宗教界人士。也就是说,原本就根本不存在什么“找不到过渡化石”的情况。

自然界漫长的进化历程

一般认为,昆虫翅膀的起源就是背板两侧的侧背叶外展,是随着进化过程逐渐复杂起来的,最终就演化为今天看见的那种轻巧的翅膀。由背板进化为翅膀,这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侧背叶是一种特殊位置的结构,它是不能自由活动的,但是可以蓄力,为昆虫滑翔提供辅助作用。如果侧背叶退化,就变为翅膀上的翅脉。后来进化的比较先进的昆虫翅膀,就看不见翅脉了。而如果侧背叶进化得好,最终化为昆虫的翅膀。远古时期的昆虫需要进食高大的蕨类植物,当时含氧量很高,蕨类植物可以长到几十米高,如果昆虫不能跳跃、滑翔到那么高的位置,它们就得饿死。一部分昆虫的胸背处的侧背叶可以蓄力,它们就更容易存活。侧背叶结构更加发达的昆虫,就能活着;反之,则死光。最终,侧背叶越来越发达,终于发展成了能够自由飞翔的翅膀。研究表明,昆虫背板的特异化现象是很容易发生的。比如说,温度下降了,意味着昆虫需要进食更多的植物,还有就是它们遇见了其他昆虫或者动物的攻击,它们就需要更快地逃离险境。而只有背板发生特异化,进化出侧背叶结构乃至于继续进化为翅膀做蓄力,进而跳跃得更高、滑翔得更远,它们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避开危险的敌人。

蜻蜓

此外,还有一种非主流的观点认为,昆虫的翅膀也可能是由“腿”进化而来的。普渡大学昆虫学家Luke Jacobus和Tomoyasu认为,从基因组的角度看,蜉蝣的鳃很可能是从上肢中长出来的,而翅膀和鳃具有相似基因活动的发现,这样,翅膀和“上肢”或许是“同源”。这是一家之说。但不管昆虫的翅膀是背板特异化而来,还是由“腿”进化而来,科学家都依据了基因组的研究,是拿DNA的进化做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