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创应该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有什么挣钱的路子)

真有人投资几万、十几万去学习创业知识(成果令我惊讶,个人观察,不一定准)。案例、金句、新鲜词汇,讲一天不带重复(自愧不如)。

现在做什么?“我在跟***学习***,这老师很厉害,他……”;你准备创业做什么?“有好几个想法,但我觉得还要再学习学习,来打磨我的想法……”。

还好,他们目前只损失一点学费、时间和唾沫。

我还见过更“爱学习”的创业者(好几位),把几百人规模的厂开成了几十人的规模,然后开心转行,追随他的导师贩卖课程。

现在的创业者很“幸福”。创业财税课、创业避坑课、融资课、营销课、销售课、管理课、股权课、大咖分享课、鸡汤课、游学课、创业加速课……,你想学的,都有,且还很多。但“幸福”带来的是“知识焦虑”,陷入“学习—知识焦虑—再学习—知识焦虑加重”的怪圈。

学习(外部汲取知识)和知识焦虑变成“双胞胎”,真讽刺。

学习不好吗?很好,且很重要。不学习,就像蒙眼狂奔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不是跌入悬崖,就是四处碰壁,或原地转圈;但,过度学习,知识焦虑、时间和金钱挥霍就会发生。

够用和实用,是选择学什么,如何学的唯一原则。

用不着、用不了的学习就是浪费。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学的没用,多学一点总是好的,现在用不上,今后一定会用得上。”。“说得没错”。假设你当下遇到麻烦,如果不搞定它,创业就要暂停、倒退、甚至破产。装了很多知识,没一个能帮上忙。“今后”会如期而至吗?

“多学一点,对创业的认识就更全面和深入一点;学习更多知识、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更好地创业。”。我想起哈佛大学教授史蒂夫(创业课)讲过一个故事:“我每年都向有报复的企业家强调,通过与大楼外的客户交谈来验证他们的假设。但至少有一半的创业者会跳过它。”。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说:“不要碰开水杯!”你做了什么?我敢打赌,在那之后你再也不会对烫的理解感到困惑了。

创业也是这样,它是一门实践科学。不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只是“一串不被理解的符号”。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去学习。创业每天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麻烦(正发生的,预防发生的、无法自信决策的)。只有搞定它们,才能继续前行。这就是创业者的现实世界。我们需要方法和灵感,自我思考和总结是一方面;外部知识、经验、建议,是另一个重要来源。

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听过枪声的士兵和没有听过枪声的士兵就是不一样的……”。经过验证的好的创业理论,已经成功解决过类似问题的创业者,正在遇到相似问题的创业者,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的正确来源。个人经验、部分案例当成普世真理的“伪创业理论”,碎片化的“八股文创业知识”等,尽量远离。

我们正在组建一个由创始人组成的亲密社区。

在这里,一起打仗,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分享经验,互相支撑,砥砺前行。“让我们都成功!”是创始人社区的愿景和信念。

计划先做三件事

1、问题研磨。遇到相似问题的创业者聚起来,一起来应对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可靠思路和可行的执行路径。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经验,加上创始人的经验、知识、智慧和决心,能很好地搞定大家遇到的一切麻烦和障碍。

2、月度/季度追赶。一个有趣的竞赛活动——月/季度目标达成(数字、非数字结果),胜利者有奖励(物质、非物质)。这不是你输我赢的比赛,而是互相鼓励、支持、帮助、交流的一致行动。

3、支持工具。成功的创业者都有自己的成功基因(创业哲学是关键之一)。听、看、学(创业理论、案例拆解、创业知识)都无法形成自己的创业哲学。唯有实践、实战、总结才行(决策辅助工具+关键节点冲刺+GROW,就是实战支持工具)。

如果你期待加入,结交一帮真心想同大家一起成功的创始人朋友。留言或私信我。(只针对准备创业,或初创期的创始人加入)

有什么挣钱的路子

我们公司有一个员工,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一个月工资15000元,去年他入职的时候我只给他开3000块钱一个月,但是经过半年的观察,我把工资给他涨到了15000元,因为他确实给我们公司带了很高的业绩。

我们是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之前一个月营业额不到10万块,去掉人工成本和房租水电之后,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但是这个小伙子来了之后,把我们公司几个副业项目做起来了,一个月增加10几万的营业收入,把我们公司的业绩翻了一倍,所以今年我给他直接把工资改成了底薪加提成,他现在的底薪5000元,最近两个月,每个月的个人提成都在10000元左右。

我们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主要是做短视频相关的网络传媒业务的,去年有个22岁的小伙子给我发信息,说要应聘到我们公司做事,我看了他的简历,说实在话我当时不想要他的,他只有初中学历,但是他跟我说他对互联网很熟悉,而且之前自己在网上玩过很多赚钱的副业小项目,他说可以用公司的模式批量来做。

我半信半疑地把他给招进来了,给他一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不包吃住,我让他在两个月时间内把他说的那些项目做起来,不过这个小伙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给我带来了两个副业项目,一个是小程序推广,一个是书单号项目,这两个项目现在一个月给我们公司带来了10几万的业绩,而且这两个副业项目很好做。

第一个项目,小程序推广项目

首先说一下这个小程序推广项目吧,目前有三种玩法,第一种是分享给社交软件好友,好友点击并且使用之后,你可以获得20-50元不等的佣金收益。第二种是商城小程序代理项目,这个代理其实很好做,只需要把这个商城的小程序分享到朋友圈,有人购买就有佣金收益,每单50元以上。第三种就是短视频小程序,这个就是在短视频平台录制小程序的试玩视频,然后把小程序挂在视频下方,有人点击并且玩了之后就有佣金收益。

我们公司目前把小程序推广这个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在做,这个项目每个月给我们公司带来8万以上的收益,我们还发动自己的家人来参与这个项目,即便是这些不专业的人一天也能挣个100-200元,说实在话这个项目真的很好做。

第二个项目,书单号项目

第二个项目就是书单号,这个就是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书单视频,可以是自己朗读,也可以是书籍介绍,两种方式都是可以的,录制视频的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找到一本卖得比较好的书,然后把这本书里面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拿出来朗读一边,录制成视频就可以了。

目前书单号卖书,基本上是每单佣金15%-30%之间,一本书差不多可以赚5-30块钱之间的样子,我们公司现在依靠这个项目差不多可以挣个3-5万的样子。

正式因为这个小伙子给我们带来了两个赚钱的副业项目,所以我给他张工资了,他刚来的时候我一个月只给他开3000的工资,经过了几个月的实践观察,我发现他确实有两把刷子,而且他带来的两个项目也确实很赚钱,所以多劳多得,他就应该享受高薪,他现在一个月基本工资5000,外加个人提成10000元左右,每个与税前工资15000元的样子。

其实赚钱的路子有很多的,就比如我们公司这几个新的副业项目,虽然是因为借助公司资源才做到一个月业绩10几万,但是如果自己单做的话,也能挣不少钱。这个小伙子之所以到我们公司来做,其实他就是想把这几个项目做大,他的野心很大,他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一个月挣10000块钱,他是想做成一个大项目,自己能够有更大的舞台。

       每天主动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没事多看成功者案例。我这里分享一个思维变现的真实事件,大学生卖手机壳一个月赚10万的策略:当他知道每个人每一年都用十个手机壳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他联系了手机壳的厂家去花一块钱定制了一批带有广告的手机壳,手机壳的反面呢,印上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扫二维码加好友,每个月呢送一个钢化膜,结果他把这一批带有广告的手机壳送给了所有的实体店,让实体店免费送给顾客,凡是来店里看一看,买不买都送一个手机壳。当众的实体店呢,它能够帮助实体店解决他的流量,对不对?那他花了一块钱的成本让所有人都拿到了手机壳,对吗?结果有人拿到手机壳啊,都会扫一下二维码加他一个好友,因为每个月呢,要送一个钢化膜,结果在朋友圈里面就进行卖各种五颜六色的手机壳,接着一个月就能赚10万块钱……而且是直接开始持续性营业。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