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兄弟姐妹之间也会有很大的分歧吗?为什么会出现新兄弟姐妹不相认的
老人分得了120万的房屋补偿款,兄妹三人来分家;大嫂说:这180万只能他们哥俩分,小妹嫁人了,是外人,没有资格分。
秦大爷今年78岁,总共育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现在都已各自成家。
在三个孩子结婚这个问题上,也闹出了不少笑话。大儿子结婚时,由于家里比较困难,大儿媳妇彩礼只给了12000,给大儿子盖了三间房子,即使这样,当时也算是倾尽了秦大爷的全部心血了。
和大儿子不一样的是,二儿子在外省上的大学,娶了城里的姑娘。秦大爷给二儿媳妇的彩礼是68000,又出了20万帮二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
秦大爷是朴实的农民,那么给二儿子买房的20万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小女儿了。小女儿是家里zui小的孩子,上面又有两个哥哥,按理说应该是倍受宠爱才是;可是不然,秦大爷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小女儿,尽管小女儿成绩优异,可只读完初中就不读了。
秦大爷说:女孩子家家的,上那么多学干嘛!上完初中能认几个字就行了,出去打工,供你二哥上大学。
小女儿在十八岁那年,跟着邻居姐姐外出打工了。
言归正传。秦大爷给二儿子买房的20是哪里来的?
当然又是小女儿出的了,小女儿谈了一个男朋友,两个人谈婚论嫁时,秦大爷叮嘱小女儿:一定要多收点彩礼,给你二哥买房子用。
当时小女儿说要10万吧?秦大爷不同意:十万够干嘛的?最少20万,否则一切免谈。
小女儿心里埋怨父亲,但也不想让父亲为难,也不想和男朋友分开,就把这事告诉了男朋友。
男朋友想了一会说:行,我去把家里的地卖了,再把车卖了,差不多就能凑齐这20万。
就这样,小女儿的男朋友东拼西凑,总算凑齐了20万给了秦大爷。拿到钱的秦大爷喜笑颜开,转手就将这笔Qian给了小儿子。
大儿子怪秦大爷偏心小儿子:我结婚时,怎么没见你这么大方?秦大爷解释说:你结婚时咱家条件不好,现在你弟弟结婚,人家又是城里姑娘,咱可不能让人家小看了。
小女儿也在心里埋怨老爸偏爱两个哥哥,可是她没有说出来,只在心里默默承受着,心想:大不了以后少回来就是。
可这些都不是小女儿几年不回家的原因,让小女儿不回家的是另一件事,就是这件事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一年,秦大爷身体不好住院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媳谁也不能去医院照顾,小女儿孝顺,在医院整整照顾了秦大爷半个月;那半个月里,在小女儿的精心照顾下,秦大爷胖了三斤,气色也很好。而小女儿呢?累得瘦了五六斤。
秦大爷看在眼里,疼却没有在心里,所而对小女儿说:你两个哥哥和嫂子都忙,咱们要多体谅他们,再说你是爸爸的女儿,这是你应尽的义务。
小女儿懒得和他争辩,默默地做着事情,可她的心里却已经是透心的凉了。
出院后,秦大爷生活不能自理了,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
这时大儿媳说:就让小姑子接回去照顾吧!小姑子照顾习惯了,咱们也插不上手。
二儿子和二儿媳也表示同意:就让小妹把咱爸接回家照顾吧!我们都上班没有时间,小妹又不上班。
秦大爷听着两个儿子的话和态度,内心五味杂陈。
小女儿说:咱爸有两个儿子,从小就疼你们,怎么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就把他往外推呢?这让咱爸得多难过!
两个儿子不再说话。这时大嫂又发言了:小妹,咱爸从小把你拉扯大容易吗?你又是他的女儿,现在不都是女儿照顾父母的。
在两个哥哥眼里:家产归儿子,养老归女儿。
小女儿不肯把父亲接回去,实在是没有这个道理。既然爸爸从小偏爱两个哥哥,那么现在就是考验他们父子感情的时候了。
小女儿说:我不能把咱爸接回去,我家里还有公婆和孩子,接过去我照顾不过来,但是我会经常回来看咱爸。
就这样,小女儿回家了。
秦大爷看着素日疼爱的两个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前面说过,秦大爷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
秦大爷整日躺在床上,大儿媳妇有时会送饭过来,农忙的时候还经常忘了送,秦大爷吃了上顿没下顿,也没有人推他出去晒晒太阳。
小女儿来探望父亲,看到大哥大嫂对父亲也不怎么上心,就对大嫂说:你们要经常把咱爸推出去晒晒太阳,呼给一下新鲜空气,一个人怎么能长期关在屋子里呢!
大嫂说:可不是推,要是让他出去习惯了,他光想出来,谁有那功夫伺候。
看着日渐消瘦的父亲,小女儿决定把父亲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但是要有一个条件,两个哥哥得出赡养费。
一开始,两个哥哥满口答应。大哥说:出赡养费可以,就是咱爸以后就得小妹来照顾,和我们无关。
二哥也说:对,我们只管出Qian,小妹出力,两不相欠。
小女儿懒得理他们,就答应了。
当时商量的结果就是:两个哥哥每人一个月出1000元,如果老父亲身体不好需要住院,这些费用三兄妹均摊。
按理说这样也算公平。
可是只执行了两个月,两个哥哥谁也不肯再往外拿Qian了。大哥说家里困难,实在无能为力。二哥说:我家里都是你二嫂当家,二哥我没有话语权,都听你二嫂的。
总之为了这每个月2000块,小女儿和两个哥哥不知吵了多少架,最后干脆断 决了和他们的来往。
小女儿断 决了和两个哥哥的来往,两个哥哥也乐得清闲,整整三年多,两个儿子对秦大爷不管不问,在小女儿家里生活了三年多。
小女儿的公婆也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女婿也是孝顺孩子,秦大爷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气色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开心。
再想想自己那两个儿子,仿佛都把他这个老父亲忘了;和孝顺善良的小女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想以前那么亏待小女儿,现如今,她却成了自己的依靠。
秦大爷当即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用来弥补对小女儿的亏欠和孝心。
秦大爷写了一份yi产分配:自己名下的那套临街房子,归小女儿所有。家里那套旧宅子,归两个儿子所有,将来如果要征收,临街那套房子只归小女儿,两个哥哥不得来参与分割。
写完,又拿去公证了;当然,这一切都是瞄着孩子们做的,只有小女儿的公婆知道这件事。
大约又过了一年多,秦大爷的房子被征收了,可以分得两套房子,如果不要房子的话,就一次性补给120万。
为了避免麻烦,怕小女儿被两个哥哥搅和,秦大爷没有要房子,直接要了120万的补偿款。
两个儿子一听说秦大爷分得了120万的征收款,兴冲冲地来分家。
大嫂自以为是地说:这120万就给他哥俩分了吧!小妹是外人,没有资格分。
二儿子两口子也举双手赞成,表示小妹没有资格分。
小女儿说:我辛辛苦苦照顾咱爸的时候,作为儿子,你们都做了什么?你们几年不过来看咱爸一次,现在又过来分家产,还说我没有资格,为什么养老我有资格,家产我就没资格了呢?
小女儿的话把两个哥哥怼得哑口无言。
大哥说:是啊,小妹照顾咱爸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人不能没有良心,这村小妹,给你五万,作为这几年照顾咱爸的辛苦费。
秦大爷在旁边默默看着。
然后长叹一声说:都别争了,这120万没你哥俩的份,我已经分配好了,临街这套房归你小妹,家里老宅归你哥俩,所以,你俩回去吧!没你俩啥事。
这下哥俩傻眼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父亲能这样。
于是,哥俩到处找人,这里告那里告的,可结果就是:老爷子的资产,老爷子有权分配。
兄弟俩这个悔啊!后悔怎么没对老父亲好点,要不然那120 万,就成了自己的了,可后悔有什么用。
兄弟姐妹之间,有多大的仇恨能断 决关系?
我觉得兄弟姐妹之间,大多是因利益而断决关系的。
因为双方牵扯的东西太多,亲情,利益,如果都能通情达理,彼此理解包容,那么手足之间就会和谐共生。反之,如果有一方斤斤计较,自 私 自 利,那么亲情就会受到挑战。
《平凡的世界》里写道:“长大了,开始独立生活才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zui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
如文中的小女儿一样,她所有的困难都是两个哥哥和爸爸带来的,可她却在紧要关头,承担起了赡养父亲的责任。
她的善心,终于感动了秦大爷,也让秦大爷看清了两个儿子的本来面目,下定决心把大部分财 产都留给了小女儿。
秦大爷的这一举动让人佩服,也为小女儿感动,她的付出终于被承认,也得到了回报。
用心经营、维护兄弟姐妹之情,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如同处理其他的社会关系一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